岚日光微水气阴,浑沄天色似秋深。
桑村叶少愁初茧,苇渚春寒避宿禽。
去浪随风争远势,孤舟有客动劳心。
浮瓠梦弱惭庄列,谁挽神渊濯布衾?
岚日光微水气阴,浑沄天色似秋深。
桑村叶少愁初茧,苇渚春寒避宿禽。
去浪随风争远势,孤舟有客动劳心。
浮瓠梦弱惭庄列,谁挽神渊濯布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首联“岚日光微水气阴,浑沄天色似秋深”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晨雾中朦胧的山色与水面,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淡淡的薄雾所笼罩,天色也显得格外深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颔联“桑村叶少愁初茧,苇渚春寒避宿禽”则将视线转向了乡村与自然的交界处。桑树上稀疏的叶子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蚕茧而忧虑,而芦苇丛中的鸟儿则因春寒而选择避开栖息,这两句通过植物和动物的动态,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微妙变化。
颈联“去浪随风争远势,孤舟有客动劳心”转而描写水面上的波浪与远处的景色,以及一叶孤舟上的旅人。浪花追逐着风的方向,向着远方延伸,而舟上的客人则因旅途的孤独与未知而心生劳顿。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融合,展现了旅行者面对自然时的复杂心情。
尾联“浮瓠梦弱惭庄列,谁挽神渊濯布衾?”以“浮瓠”(浮萍)自比,表达了对古代哲学家庄子和列子思想的谦逊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境界难以触及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一句“谁挽神渊濯布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仿佛是在呼唤着某种超脱现实的力量,希望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达到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美学风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愧馀生,背孀母,孤儿默泣。
哀哀寸草,未报春晖百一。
黯风尘,卅年轻换鬓丝白。城北。
旧家山,料尚有,儿时居宅。
朦胧乌桕,微颤东溪月色。
曾几番,抱书愁傍寒机侧。凄恻。
永负慈恩,外家闻见,还说依稀记得。
记柳岸霜疏,夜乌啼急。
秋卢耐晓,正淹梭泪尽,血飘残织。
望断南云,墓草林楸,空剩荒寂。
待更牵衣,索乳何从觅。
小楼孤倚。任凄风苦雨,恼人如许。
黝梨云、深掩重门,看碧甃凝香,零珠满地。
玉笛吹残,难再把、花魂唤起。
怅天风缥渺,杜宇数声,春意归去。天涯为问骚侣。
系金铃十万,曾护春未。
叹匆匆、芳事阑珊,待拎取残枝,也同春驻。
倦倚鸾篝煮寒灯,宵凉如水。
休再问、杏花消息,客窗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