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
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
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
长安如梦中,云山万里隔。
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
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
昨日东楼醉,绿杨正可折。
今兹大火落,已属流芳歇。
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
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
李斯上蔡门,穷途方恸哭。
张翰江东去,清风洒兰雪。
世路今太行,非时将安适。
结心寄青松,千春卧蓬阙。
且复命酒樽,浩歌待明月。
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
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
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
长安如梦中,云山万里隔。
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
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
昨日东楼醉,绿杨正可折。
今兹大火落,已属流芳歇。
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
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
李斯上蔡门,穷途方恸哭。
张翰江东去,清风洒兰雪。
世路今太行,非时将安适。
结心寄青松,千春卧蓬阙。
且复命酒樽,浩歌待明月。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狱中集古十六首·东岩同扉(其十五)》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的前四句“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以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辽阔的天空和远方的海洋,以及随风摇曳的梧桐,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美的氛围。
接下来,“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五情激荡,内心苍茫。他将长安比作梦境,与现实相隔万里,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遥不可及。
“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随后,“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运用比喻,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官场生涯已使他头发斑白,流露出对岁月匆匆的无奈。
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昨日的欢愉与今日的落寞形成鲜明对照,表达对青春不再的惋惜。最后,“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直抒胸臆,感叹壮志未酬,岁月紧迫。
结尾两句“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以天地间的浮云为喻,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引用李斯和张翰的典故,表达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选择的深思。诗人寄情于青松,期待在困境中坚守节操,同时借酒浇愁,以浩歌等待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世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