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狱中集古十六首.东岩同扉·其十五》
《狱中集古十六首.东岩同扉·其十五》全文
明 / 韩邦奇   形式: 古风

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

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

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

长安如梦中,云山万里隔。

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

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

昨日东楼醉,绿杨正可折。

今兹大火落,已属流芳歇。

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

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

李斯上蔡门,穷途方恸哭。

张翰江东去,清风洒兰雪。

世路今太行,非时将安适。

结心寄青松,千春卧蓬阙。

且复命酒樽,浩歌待明月。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狱中集古十六首·东岩同扉(其十五)》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的前四句“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以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辽阔的天空和远方的海洋,以及随风摇曳的梧桐,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美的氛围。

接下来,“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五情激荡,内心苍茫。他将长安比作梦境,与现实相隔万里,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遥不可及。

“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随后,“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运用比喻,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官场生涯已使他头发斑白,流露出对岁月匆匆的无奈。

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昨日的欢愉与今日的落寞形成鲜明对照,表达对青春不再的惋惜。最后,“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直抒胸臆,感叹壮志未酬,岁月紧迫。

结尾两句“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以天地间的浮云为喻,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引用李斯和张翰的典故,表达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选择的深思。诗人寄情于青松,期待在困境中坚守节操,同时借酒浇愁,以浩歌等待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韩邦奇
朝代:明

韩邦奇(1479--1556)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
猜你喜欢

和陶饮酒·其十一

袅袅吹西风,秋草纷长道。

幽人方著书,青山未应老。

得句小窗前,书我自嬉稿。

优游意无穷,每念独居好。

不饮亦欣然,吾志以为宝。

临风一长啸,馀声散天表。

(0)

遣侍儿

孔雀双飞织素年,蛾眉宛转使君前。

桃花流水人间去,何处春光不可怜。

(0)

哭子相·其二

清秋不尽客依依,梦里闽天挂剑归。

莫向延平津口度,恐惊风雨二龙飞。

(0)

郡斋同元美赋得高字

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0)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

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

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0)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于越诸生稷下来,梧宫重起读书台。

薛君世业推经学,齐客家传让史才。

北海风流天上座,云门秋色镜中开。

菰芦更有人相问,为道登龙御李回。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