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
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
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
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东林寺二首》(其二)中的第二句。诗人以东林寺为背景,赞美了庐山的千古清风,同时也借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自由不拘的精神追求。"胜地东林十八公","十八公"可能指的是东林寺的历史悠久和地位崇高,而"庐山千古一清风"则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超凡脱俗的气息。接着,诗人说"渊明岂是难拘束",暗示陶渊明虽然隐居田园,但并非不能适应世俗,他的选择与白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有相似之处,表明他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景抒怀,体现了黄庭坚的文人情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攲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按舞霓裳仙绰约,长舂灵药兔迷离。
广寒宫桂花空发,近世无人折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