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始云迈,倏忽惊素秋。
志业独未就,岁月不我留。
羁怀渺难托,写此林塘幽。
乔木荫苔径,孤亭俯清流。
悠然故园想,讵敢为身谋。
含情委豪素,庶或宜神游。
芳春始云迈,倏忽惊素秋。
志业独未就,岁月不我留。
羁怀渺难托,写此林塘幽。
乔木荫苔径,孤亭俯清流。
悠然故园想,讵敢为身谋。
含情委豪素,庶或宜神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志业未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寄托。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林塘的幽静之美,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求。
首句“芳春始云迈,倏忽惊素秋”以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秋天的肃杀之气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时间飞逝、季节更迭的感慨。接着“志业独未就,岁月不我留”直抒胸臆,道出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羁怀渺难托,写此林塘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到自己的思绪无处安放,只能借由描绘眼前的宁静景色来寄托自己的心情。接下来的几句“乔木荫苔径,孤亭俯清流”描绘了一幅秋日林间小径旁,古木参天、苔藓覆盖,一座孤亭静静地俯瞰着清澈溪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悠然故园想,讵敢为身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又深知自己无法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追求更高远的理想。“含情委豪素,庶或宜神游”则是诗人试图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理想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与感悟。
月汀家在帝王都,不藏歌舞唯藏书。
旧诧邺侯三万轴,君家所藏还有馀。
寄我一诗辞缜密,言言皆自书中出。
复来访我飞来阴,坐石分题更超轶。
西山落日催归轩,执手西风伤别魂。
他日终期到书室,一一与君重细论。
悠悠荒路间,能使客心恻。
千里无居人,茫茫但蓁棘。
东西失蹊径,南北迷阡陌。
室庐尽空虚,坟垄皆发掘。
日行畏虎狼,夜卧忧盗贼。
今日狐兔场,当年帝王国。
兴亡故常理,何为至斯极。
泪下如流泉,潸潸自沾臆。
否泰恒相代,乘时圣明出。
垂衣成至治,天下定于一。
四夷奉琛贽,万国尊王室。
礼乐复兴行,流离再安集。
鸡犬声相闻,田畴富黍稷。
徵以鸿雁诗,于焉在中泽。
谢客开山兴,深居寄草堂。
曲阑凭野色,虚牖敞晴光。
路转青林合,泉流碧涧长。
群峦分向背,平楚接微茫。
兰茝含幽洁,松筠傲雪霜。
玄猿啼夜月,青鹤舞朝阳。
地僻烟霞古,云深草树凉。
藤梢藏钓石,桂子落琴床。
为识禽鱼性,终辞鸳鹭行。
真曾脱颖出,祇作善刀藏。
不爱烧金术,唯留煮石方。
赋诗閒点笔,勘易静焚香。
酿酒应浮白,收茶自过黄。
秋来看㓢竹,春尽课劙桑。
水暖分鱼种,崖寒取蜜房。
人高徵士节,天动少微芒。
道在名难隐,身閒乐叵量。
更知齐指马,诚足傲羲皇。
萧散氛埃表,高风不可忘。
我爱岩间古樗栎,蔽日参云过千尺。
樵苏来往作阴凉,不为风霜变颜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无大小皆选抡。
豫章楩楠岂复有,独以无用全其身。
山僧因得养生理,故以岩樗自为比。
只把樛枝庇本根,肯誇美干招残毁。
幽人志士当勿疑,听我朗诵岩樗诗。
纵为梁栋或易挠,岩下清风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