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六计程,零雨日三四。
初犹挟旸辉,倏忽万山翳。
吾踪逐凫鹜,心疚匪一事。
况闻徒御諠,日昃无爨处。
无爨汝苦饥,心疚我苦瘁。
公私各有役,讵得论贱贵。
老渔指前峰,此候势霶霈。
未暇虞舟航,即恐沉厚地。
何当断云根,掣碎雨师旆。
居然见廓清,一使行者快。
巴江六计程,零雨日三四。
初犹挟旸辉,倏忽万山翳。
吾踪逐凫鹜,心疚匪一事。
况闻徒御諠,日昃无爨处。
无爨汝苦饥,心疚我苦瘁。
公私各有役,讵得论贱贵。
老渔指前峰,此候势霶霈。
未暇虞舟航,即恐沉厚地。
何当断云根,掣碎雨师旆。
居然见廓清,一使行者快。
这首《雨叹》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巴江雨季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诗中开篇“巴江六计程,零雨日三四”,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巴江上雨天的景象,六计程表示路程的长短,零雨则暗示着雨势的微小,但每日三四次的频率却让旅途变得艰难。接着,“初犹挟旸辉,倏忽万山翳”两句,对比鲜明,描述了雨前阳光与雨后山峦被云雾遮蔽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雨的突然降临。
“吾踪逐凫鹜,心疚匪一事”表达了诗人因雨而行程受阻,内心感到困扰和焦虑。“况闻徒御諠,日昃无爨处”进一步描绘了雨天带来的不便,不仅影响了行进,连炊事都成了问题,生活陷入困境。
“无爨汝苦饥,心疚我苦瘁”将个人感受深化,通过“汝”和“我”的对比,表达了对他人和自身的关怀与忧虑。接下来,“公私各有役,讵得论贱贵”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无论公事还是私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无法简单地评判价值高低。
最后,“老渔指前峰,此候势霶霈”通过老渔夫的指引,预示着雨势将有所改变。“未暇虞舟航,即恐沉厚地”表达了对雨势变化的担忧,担心船只安全或地面塌陷。“何当断云根,掣碎雨师旆”表达了诗人对结束雨季的渴望,希望切断乌云的根源,斩断雨神的旗帜。“居然见廓清,一使行者快”则是对雨后晴朗景象的期待,希望能让旅行者感到愉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著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峨一万层。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