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风上下,飞去欲谁家。
未肯污泥水,惟知作雪花。
条长攀易得,枝弱舞休斜。
几点多情甚,依依在鬓华。
一春风上下,飞去欲谁家。
未肯污泥水,惟知作雪花。
条长攀易得,枝弱舞休斜。
几点多情甚,依依在鬓华。
这首诗描绘了柳花的美丽与坚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一春风上下”,巧妙地将春风拟人化,赋予春风以动态感,仿佛春风在空中自由自在地游走,为全诗定下了一种轻盈、活泼的基调。接着,“飞去欲谁家”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柳花比作飞翔的使者,它们在春风的引领下,四处飘荡,寻找着归宿,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
“未肯污泥水,惟知作雪花”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柳花的高洁与纯净。柳花不被污浊的水所玷污,而是选择了像雪花一样洁白无瑕的存在方式,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美的追求。
“条长攀易得,枝弱舞休斜”则进一步描绘了柳花的姿态之美。长长的柳条易于攀折,轻柔的枝条随风起舞,却不会倾斜,展现出柳花既柔美又坚韧的一面。
最后,“几点多情甚,依依在鬓华”一句,诗人将柳花的情感寄托于人的鬓发之上,表达了柳花对人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使得整首诗在赞美柳花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柳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洁,还蕴含了对自然、生命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双丸旋转无时毕,三万六千空计日。
步踏陈迹如磨牛,弹指流年行望七。
人生谁能满百年。怀忧千载真徒然。
回思少壮驹过隙,可怜照镜非朱颜。
尘踪已逝皆成故,往事茫茫不知处。
举头一笑清风生,天外浮云任来去。
君不见,狂澜滚滚逐爱河,几人名利没颓波。
不如有酒且成醉,康庄坦步无嵯峨。
净扫烦愁乐其乐,兴来聊复发长歌。
亭畔喜看芳草绿,窗前爱赏春阴多。
乐天长句真成达,来者谓我将如何。
心目昨澄霁,望岳宁阳道。
秾翠排空倾,万象成却扫。
缠绵夜梦深,闪倏山窗晓。
趣装入其麓,扬策渡丛茑。
日高放云霏,群峰争奇巧。
岚气漾空濛,秋光递清杳。
疏立岩松直,乱拂渚蒲绕。
茅屋不成村,林壑自多窈。
沙涧既屡揭,硗冈亦重造。
回旋尽日看,余晖澹尤好。
风动响飞箨,霞散送归鸟。
未曾凌绝顶,吾怀良已浩。
朝来幽事动,良友过我早。
清游敦宿昔,一雪晴正好。
逦迤城之南,几度略彴小。
蹋冻乾藓坡,徙倚疏林杪。
涧风划松雪,残玉落翠纛。
钱王此缔构,突兀双塔表。劫火虽皴?,句勒犹夭矫。
金容归浩空,追蠡翳勿考。
依稀景泰字,剔辨劳指爪。
灵鳗应就蛰,寒甃慑深窅。
裴回日停午,古意益绵眇。
高僧句通禅,心折玉局老。
月履疑往来,烟钟寂昏晓。
久立肌骨森,烦虑脱如扫。
江光莹不遥,极目点云鸟。
浈水从西来,苦被山势缚。
两崖峙苍深,巨石互绵络。
猛力不得骋,出坎仍?跃,纵横漫晴沙,渐复展肩膊。
坡陀排剑锋,十步九岞崿。
岂烦灵胡劈,颇费鬼斧削。
川涂信知艰,妙景本不恶。
盘涡篙力微,转瞬几错愕。
惊波溅篷窗,因险转得乐。?魂久始宁,且就沙际泊。
道人昔岁游京邸,天子召见离宫里。
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
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
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
临轩玉音何琅琅,赐来砥石砚一方。
绿质无玼浮玉色,翠纹结秀生瑶光。
我闻此石出辽水,水碧为胎金作髓。
温润无殊歙穴青,坚良且迈端溪紫。
只今圣主重文章,珍物通灵皆异常。
已见马肝贡殊域,尤多凤味罗岩廓。
皇情祇眷此砚美,掞藻时时凭玉几。
拜爵应封即墨侯,锡名且号虚中子。
石公捧砚辞京师,好磨松节临清池。
奈园秘笈日勤写,颂扬帝德高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