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至岂今日,烦忧祇自繁。
修名纡紫极,短发任黄昏。
读易嗟何得,知非可复论。
最嫌春梦浅,不到郭西村。
老至岂今日,烦忧祇自繁。
修名纡紫极,短发任黄昏。
读易嗟何得,知非可复论。
最嫌春梦浅,不到郭西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老至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老至岂今日,烦忧祇自繁”点出主题,诗人感叹并非今日才开始衰老,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内心的烦恼和忧虑日益增多。接着,“修名纡紫极,短发任黄昏”两句,诗人以“修名”象征个人追求的名誉地位,而“纡紫极”则比喻达到高位,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摆脱时间的无情,只能让“短发”在“黄昏”中自然老去,暗示了人生终将归于平淡和不可避免的衰老。
“读易嗟何得,知非可复论”两句,诗人通过阅读《易经》来反思自己的人生,感叹得到的或许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而对过去的错误或遗憾,已无法再进行讨论或改变。最后,“最嫌春梦浅,不到郭西村”表达了诗人对虚幻梦境的厌倦,希望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归宿,不再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诗人面对老年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深沉的情感。
风光南国典签孙,笔底江山妙吐吞。
云涌坐隅岩木动,瀑飞书屋浪花翻。
危桥仅尺疑虹饮,怪石逾拳作兽蹲。
可即田庐朝挂笏,只应萝月夜窥门。
林深曷致巢松鹤?谷响如闻啸树猿。
裹饭趁墟身欲往,担簦陟峤手堪扪。
公廷未竟东方谑,画史恒推北苑尊。
老矣玉文堂上客,悲歌一恸为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