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鞭日就地行,祝融张伞烧空明。
钱塘人家苦偪仄,行立坐卧皆如蒸。
清宫水殿山峨雪,夜饮相携冰玉洁。
温泉浴罢清风来,太液池边芰荷月。
王公甲第连云霄,松泉竹石秋萧萧。
龙皮浅沁寒坐客,骊珠直上清尘嚣。
天上清凉不知暑,炎热人间徒自苦。
亦有江南云水乡,胡不归欤钓烟雨。
羲和鞭日就地行,祝融张伞烧空明。
钱塘人家苦偪仄,行立坐卧皆如蒸。
清宫水殿山峨雪,夜饮相携冰玉洁。
温泉浴罢清风来,太液池边芰荷月。
王公甲第连云霄,松泉竹石秋萧萧。
龙皮浅沁寒坐客,骊珠直上清尘嚣。
天上清凉不知暑,炎热人间徒自苦。
亦有江南云水乡,胡不归欤钓烟雨。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可能指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夏日酷热的情景。首句“羲和鞭日就地行”以神话中的羲和驾驭太阳比喻烈日当空,形象生动;“祝融张伞烧空明”则借火神祝融的火伞形容阳光炽热。接下来写到钱塘(杭州)百姓生活的艰难,连呼吸都仿佛在蒸笼中,生活逼仄。
诗人又通过对比,描述皇宫中的清凉景象:清宫水殿如雪山般高洁,夜晚宴饮时冰玉般的清风徐来,太液池畔则是荷香月色,与民间苦热形成鲜明对照。富人区的王公府邸更是松泉竹石相伴,秋意萧瑟,为炎热中的京城带来一丝凉意。
然而,诗人感叹:“天上清凉不知暑”,暗示皇室享受着清凉,而民间百姓却只能忍受酷暑。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为何不在江南水乡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而非要在炎热的京城受苦,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京城苦热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茫茫独乐河,汉水今不流。
河边沙草色,还系边城秋。
独行嗟为谁,老妇蒙白头。
提篮拾草子,聊用充乾糇。
野雁生有匹,群鸟各以俦。
嗟为良人弃,弃水今不收。
长城何高高,阴火明戍楼。
宁为戍儿妇,或有梦魂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