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关生理,冥冥细雨移。
碧山今日好,芳草一春迟。
喜色浮群动,田家重此时。
老夫理花绪,沾湿鬓边丝。
天意关生理,冥冥细雨移。
碧山今日好,芳草一春迟。
喜色浮群动,田家重此时。
老夫理花绪,沾湿鬓边丝。
这首《喜雨》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首句“天意关生理,冥冥细雨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的降临,仿佛是天意在调节自然界的生机。雨,如同细丝般缓缓落下,滋润着大地,赋予万物以生命的力量。
接着,“碧山今日好,芳草一春迟”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雨后的景色。碧绿的山峦在雨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而芳草似乎也因为雨水的滋养,生长得更为缓慢,但这缓慢中蕴含着生命的节奏与韵律。
“喜色浮群动,田家重此时”则进一步展现了雨后人们的心情和活动。雨后的喜悦情绪弥漫在空气中,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变化上,更体现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身上。他们重新感受到了农事的希望与丰收的可能。
最后,“老夫理花绪,沾湿鬓边丝”一句,以老夫理花为喻,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雨后忙碌于农事的情景。老夫虽已年迈,但面对这难得的好雨,仍满怀热情地整理着花序,甚至鬓边的发丝也被雨水打湿,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连山飞来如虎蹲,溪水百折缘山根。
萦回陕旷忽异状,武陵未数桃花源。
大宅谁家住深窈,粉壁纱窗动晴晓。
门前稻麦连纷纷,千畦万畛翻青云。
云深截断樵牧路,车马城中那得闻。
四时高堂会宗族,旨酒肥羔间山蔌。
座中诗礼罗俊贤,楚楚威仪光佩服。
此地移家今几传,但闻朝代忘岁年。
南阶乔木昔人植,如今已上干青天。
从知遗安及孙子,岂独地灵能致此。
后来继者更不忘,更百千年胡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