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高居不出村,曾从师老探奇文。
捲帘黄叶千峰雨,绕屋灵芝五色云。
丹鼎夜寒添石火,牙签日暖换窗芸。
幔亭时有仙人过,松下焚香望鹤群。
白发高居不出村,曾从师老探奇文。
捲帘黄叶千峰雨,绕屋灵芝五色云。
丹鼎夜寒添石火,牙签日暖换窗芸。
幔亭时有仙人过,松下焚香望鹤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士形象。首句"白发高居不出村",以白发形容人物年迈,但依然选择在山中独居,不问世事。"曾从师老探奇文"则暗示他过去曾追随长者研读深奥的学问。
接下来的两句"捲帘黄叶千峰雨,绕屋灵芝五色云"通过描绘窗外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与神秘。黄叶纷飞,如同千峰之雨,而环绕屋舍的则是五彩祥云般的灵芝,象征着高士的超凡脱俗和所居之地的仙境气息。
"丹鼎夜寒添石火,牙签日暖换窗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夜晚在丹鼎中炼丹,添加石头燃料,白天阳光透过窗户,温暖照耀着书卷,更换着窗边的芸香,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雅致追求。
最后两句"幔亭时有仙人过,松下焚香望鹤群"描绘了诗人期待与仙人相遇的场景,他在松树下焚香,凝视着远处飞翔的鹤群,流露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沉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高尚的品格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展现出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向往。
人柳腰眠,圣檀额注,犊车催下屏风。
胜常道罢,腮边春晕微红。呼燕燕,唤虫虫。
桂堂西、小著轻容。问伊姓氏,父名郑季,母号樊通。
莺声夜半玲珑。多少帐前细咳,尔汝欢浓。
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兰缸细,鸭垆浓。
卸花簪、早傍薰笼。羡他大妇,偏怜敬礼,代掩珠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