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中措.平山堂怀古用欧公原韵》
《朝中措.平山堂怀古用欧公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朝中措

我来吊古傍隋宫,板渚雨濛濛。

依旧平山堂外,淡烟疏柳长空。

年年此地,漫天榆荚,著地东风。

太息韶华几换,游人犹想仙翁。

(0)
鉴赏

这首《朝中措·平山堂怀古用欧公原韵》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对平山堂的追忆与怀古,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人以“我来吊古傍隋宫”开篇,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背景,即在雨蒙蒙的板渚旁,追思往昔。接着,“板渚雨濛濛”一句,描绘出一幅雨中景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随后,“依旧平山堂外,淡烟疏柳长空”两句,将视线转向平山堂,通过“淡烟疏柳”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画面,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

“年年此地,漫天榆荚,著地东风”三句,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的景象,榆荚随风飘散,大地被东风轻拂,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最后,“太息韶华几换,游人犹想仙翁”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的深情回忆,具有浓郁的古典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品令·其二九日寓居招提,旅中不复出,步上西庵绝顶,撷黄菊一枝,凄然有感,复作此歌

霜蓬零乱。笑绿鬓、光阴晚。

紫茱时节,小楼长醉,一川平远。

休说龙山佳会,此情不浅。黄花香满。

记白苎、吴歌软。如今却向,乱山丛里,一枝重看。

对著西风搔首,为谁肠断。

(0)

金坛观

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

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

木高犹带雪,石冷不生云。

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

(0)

秋日马上

本无谋略强谈兵,每愧临边病未能。

筋力岂知犹可喜,一鞍千里到江陵。

(0)

夜合花.茉莉

月地无尘,珠宫不夜,翠笼谁炼铅霜。

南州路杳,仙子误入唐昌。零露滴,湿微妆。

逗清芬、蝶梦空忙。梨花云暖,梅花雪冷,应妒秋芳。

虚庭夜气偏凉。曾记幽丛采玉,素手相将。

青蕤嫩萼,指痕犹映瑶房。风透幕,月侵床。

记梦回、粉艳争香。枕屏金络,钗梁绛缕,都是思量。

(0)

怀友人赵蹈中·其二

虚想怜神怒,端颐护暑侵。

父兄宽众责,寝饭验初心。

夜气收肝膈,晨窗得笑吟。

生年推我长,蓺殖可能深。

(0)

横山寺楞伽塔诗·其三

吴越台池大业城,如今花鸟故时春。

思量却是楞伽塔,曾见苏州六代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