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暮春》
《踏莎行.暮春》全文
清 / 袁绶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蝶粉犹酣,莺声渐老。碧云望断鱼书杳。

连宵有梦踏莎行,柔魂绿遍池塘草。

伫月林深,题钩石巧。堕红糁径无人扫。

归来倦倚茜纱窗,博山香炉馀烟袅。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暮春》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深的个人感触。

首句“蝶粉犹酣,莺声渐老”,以蝴蝶仍在花间嬉戏,但黄莺的叫声已显疲惫,暗示春天即将过去,生机逐渐消退。接着“碧云望断鱼书杳”一句,通过望断碧云、鱼书杳无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连宵有梦踏莎行,柔魂绿遍池塘草。”这两句写梦境中的踏莎行,梦境中绿草如茵,充满生机,而现实中的池塘草却因季节更迭而显得黯淡,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伫月林深,题钩石巧。堕红糁径无人扫。”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深林,石上刻字巧妙,落叶散落小径,无人打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归来倦倚茜纱窗,博山香炉馀烟袅。”写诗人归家后,疲倦地倚靠在红色纱窗旁,博山香炉散发的余烟袅袅上升,既渲染了室内的温馨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内心世界宁静与满足的追求。

作者介绍

袁绶
朝代:清

浙江钱塘人,字紫卿。袁枚孙女。幼读祖父诗,辄怡然意开。所为诗沉著痛快,无闺阁气。有《簪芸阁诗稿》。
猜你喜欢

从军五更转·其四

四更城上望,满野是新霜。

衣薄弓刀冷,那能不忆乡。

(0)

陶九嫂

勿轻钗与笄,勿贱裙与襦。

柘皋一女子,健胜百丈夫。

家住庐州东,库藏饶金珠。

天阴夜抹漆,暴客萌觊觎。

胠箧不足较,父兄罹刳屠。

女年十五六,以色竟见驱。

捕捉星火急,亡命洞庭湖。

既为陶家妇,九嫂从渠呼。

寝息风浪中,四邻唯菰蒲。

琴瑟未免合,积久产二雏。

春秋祭享绝,对面佯悲吁。

向来郎鬓黑,漂泊生白须。

身后乏寸土,奈我子母孤。

干戈又换世,幸在昔廛区。

何当决归□,卒岁容相娱。

闻语略不疑,意谓痴且愚。

锐然□轻舟,携抱登长涂。

青毡复旧物,水陆多膏腴。

女儿拜夫前,灵贶焉可诬。

儿初有秘祝,欲答神□扶。

绐郎俟西祠,径往公府趋。

画地诉首尾,曾不□锱铢。

官长怒咆哮,俄顷就执俘。

械杻满虮虱,□□临街衢。

使女坐其旁,笑颊如施朱。

自推二□□,□请加锧鈇。

官曰产尔腹,颇亦怜呱呱。

女□□□种,不可谓不辜。

环观交感泣,猛烈今古无。

□事鬼神畏,失机或斯须。

甘露若训注,反遭□□图。

政类窦桂娘,儿同心实殊。

隐忍寂寞滨,岂甘盗贼污。

白玉投青泥,至宝终莫渝。

此雠若不雪,何以见鸟乌。

一息传万口,南北通燕吴。

夫愿女为妇,妇愿女为姑。

绿林肝胆寒,低头羞穿窬。

佳人固不幸,能还谁尔拘。

何事原巨先,遂使轻侠徒。

(0)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其三

汹汹何时定,飘飘著处乡。

音书黄耳绝,兄弟白眉良。

晚境情偏重,良宵话更长。

旧游零落尽,别后实难忘。

(0)

浮生一首怀裕之

汉节飞云外,秦城落照边。

浮生空自老,归计定何年?

泪满陈蕃榻,心摇祖逖鞭。

短诗聊遣兴,羞向故人传。

(0)

晚凉楼饮

携壶信步曳长筇,来趁楼头满面风。

龙驾金乌啼海北,鲸吹璧月上天东。

愁空浊酒襟怀豁,气入新诗句法雄。

此意谁人能会得,古今好个谪仙翁。

(0)

醉中遣兴·其五

酒尽兴不尽,心奇诗亦奇。

更沽一斗酒,须到百篇诗。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