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吴草裘》
《赠吴草裘》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馀。

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

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谈吐尽丹书。

想君已是千馀岁,谁道神仙世上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cǎoqiú
sòng / báichán

wéndàoqīngchéngyǒulǎohuàtóuěrshínián

ǒutóngyōuláidàotiāntáizhuàngjiàn

shēnshàngshānwéikǒuzhōngtánjìndānshū

xiǎngjūnshìqiānsuìshuídàoshénxiānxiānshàng

翻译
听说青城山有一位老吴,这个话题已听过十多年。
偶然间与无忧仙子同行,我们在天台山遇见了他。
他的衣着朴素只有布衣,言语中全是高深的道学知识。
猜想他已有一千多岁,谁还说神仙并非世间有呢。
注释
闻道:听说。
青城:青城山。
老吴:一位老者的名字。
话头:话题。
十年馀:十多年。
偶同:偶然。
婺女:古代星宿名,这里指仙子。
无忧客:无忧无虑的仙人。
天台:天台山。
渠:他。
身上:身上。
衣衫:衣物。
惟:只有。
布素:朴素的布衣。
口中:口中。
谈吐:言语。
尽:全是。
丹书:道教经典。
想君:猜想你。
千馀岁:一千多年。
谁道:谁还说。
神仙:神仙。
世上无:世间不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访名山隐者老吴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话了解到老吴居住在青城,传闻已久,但如同耳边的回声一般,似乎遥不可及。偶然有机会与一位无忧虑的女客同行,诗人来到了天台山,在那里意外地遇见了渠道。

通过对老吴衣着的描述,可见其生活简朴,仅穿布制衣物。而从其谈吐中,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道家学识,其言谈皆是关于丹道和修炼之事。诗人由此推想老吴的年龄,认为他可能已经活了上千年,如同神仙一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对话者的推想,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寿和修炼成仙的憧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江行有怀

秋水明川路,轻舟转石圻。

霜多山橘熟,寒至浦禽稀。

飞席乘风势,回流荡日晖。

昼行疑海若,夕梦识江妃。

野霁看吴尽,天长望洛非。

不知何岁月,一似暮潮归。

(0)

早夏月夜问王开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

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0)

聚蚊谣

沈沈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

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0)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0)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

庭前剑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0)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剪削乾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

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

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

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

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

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

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

下声乍坠石沈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明旦公堂陈宴席,主人命乐娱宾客。

碎丝细竹徒纷纷,宫调一声雄出群。

众音覼缕不落道,有如部伍随将军。

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