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满颐间雪满簪,已甘萧散卧山林。
如何六十公孙子,尚作当年举子心。
霜满颐间雪满簪,已甘萧散卧山林。
如何六十公孙子,尚作当年举子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姜特立在甲辰春天被朝廷恩赐召试,尽管他已经六十岁,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和进取心。首句“霜满颐间雪满簪”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诗人年纪虽大,但白发如霜、银丝满头,暗示岁月的沧桑;“霜”和“雪”也象征着生活的磨砺和智慧的积累。
次句“已甘萧散卧山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淡然态度,他愿意在山林中过着闲适的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仕途的放弃,而是对人生阶段的自我调整。
最后一句“如何六十公孙子,尚作当年举子心”,点明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六十岁的他仍怀有举子般的进取精神,想要抓住这次机会,显示出他对事业的执着和不甘于老去的心态。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四时忽代序,靡靡无停息。
白露应节降,凉飔变晨夕。
閒居二十载,迁徙靡宁日。
鸟鼠有巢穴,我居无定室。
田园固所乏,婚嫁何当毕。
贫贱难为好,仁义寡所匹。
总总百年内,万事安可必。
人生七十稀,我今五十一。
齿发已彫丧,肌肉乏腴实。
固穷吾素分,苟得鲜终吉。
馀年当几何,任运非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