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额山道场》
《破额山道场》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为问西来信,灯凡几叶传。

林端千梵接,象外二峰悬。

演法开三乘,观空出四天。

何时解尘缚,来此共栖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破额山道场的静谧与庄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境。

首句“为问西来信,灯凡几叶传”,以“西来信”象征佛法的传播,通过“灯凡几叶传”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佛法如同灯火般,由一人传至另一人,逐渐照亮更多心灵的过程。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法的传承,也蕴含了知识与智慧的传递。

“林端千梵接,象外二峰悬”两句,将道场所在的自然环境与佛教的超然境界相结合。林端的千声梵唱仿佛与远处的两座山峰遥相呼应,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这里的“梵”字,既指佛教的教义,也暗示了僧侣们在林间诵经的情景,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演法开三乘,观空出四天”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场的修行宗旨和目标。通过“演法”来开启“三乘”(小乘、中乘、大乘)的修行之路,意味着在这里不仅有对个人解脱的追求,也有对更广泛众生福祉的关注。“观空出四天”则可能暗喻了修行者通过深入理解佛法,达到超越世俗、进入更高精神境界的状态。

最后,“何时解尘缚,来此共栖禅”表达了诗人对于解脱尘世烦恼、与僧侣共同修行的愿望。这不仅是对道场的一种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远离纷扰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破额山道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其中蕴含的佛教修行之道。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题云馆二星集后

绝域山川饱所经,客蓬岁晚任飘零。

词源未得窥三峡,使节何容比二星。

萝茑施松惭弱质,蒹葭倚玉怪殊形。

齐名李杜吾安敢,千载公言有汗青。

(0)

金丹诗诀·其十

九转紫金成至宝,天门地户自关琐。

三百八十有四铢,散为三万六午颗。

(0)

以一缣寄范四弟

中原厌胡马,所至是贼窟。

念君空悬罄,何以备仓卒。

穷冬霜雪繁,欲救乃无术。

儿号君莫厌,婢怨君莫恤。

平生师颜子,于此见仿佛。

此缣君所知,自我机杼出。

(0)

印累累

印累累,绶若若,不如相逢一饷乐。

谷量牛马斗量珠,不如闭门细读平生书,居闲意气或有馀。

利害毫发过,不能以手援其躯。

风吹月明,落我庭树。宿乌夜惊,徐徐飞去。

昼夜有程,汝何不住。前畏弹射,后畏网罗。

孰视鸿鹄,云霄可摩。亦知人生,如意少不如意多。

富贵欲长保,执斧不见柯。

印累累如此,宿鸟飞去何。

(0)

弄花香满衣

艳红影里撷芳回,沾惹春风两袖归。

夹路露桃浑欲笑,不禁蜂蝶绕人飞。

(0)

经纶堂

我公大志在经纶,初向山房寄此身。

到老自全千丈节,调元曾转万家春。

青编勋业光终烂,翠琰文章久更新。

今古斯人常想慕,不应上垫雨中巾。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