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通神明,甘泉涌其舍。
当姑未谅时,姜诗难宽赦。
溯流汲江水,轩然风涛作。
鸡鸣空往还,姑渴愁难破。
夜纺市珍羞,下堂犹参佐。
使无邻母对,翻益贤妇过。
至诚感姑心,仪型远迩播。
大孝通神明,甘泉涌其舍。
当姑未谅时,姜诗难宽赦。
溯流汲江水,轩然风涛作。
鸡鸣空往还,姑渴愁难破。
夜纺市珍羞,下堂犹参佐。
使无邻母对,翻益贤妇过。
至诚感姑心,仪型远迩播。
这首清代孔祥淑的《读史(其六)》描绘了一位深具孝心的女子,她的孝行感动了神明,使得家中甘泉涌出。诗中通过讲述她如何在姑母不理解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为姑母取水,即使面临风涛汹涌的困难,清晨往返也不辞辛劳。她不仅亲自下厨准备食物,还主动帮助姑母纺线,这种无私的付出甚至超越了邻里间的榜样。最后,她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姑母,她的孝行成为远近传颂的楷模。
诗中的“大孝通神明”凸显了主人公的孝心之深,“鸡鸣空往还”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勤劳与坚韧,“夜纺市珍羞”则展示了她的细心和体贴。整首诗赞美了这位女性的美德,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高度推崇。
枕水危矶峙不流,是谁曾此被羊裘。
遗踪几觅无从问,落日清风过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