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忠显刘公挽诗·其一》
《忠显刘公挽诗·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活人忧国见平生,晚节临危志益明。

汉仗尘深远宫阙,胡裘风急半公卿。

千人致招竟不起,万户封侯却似烹。

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

(0)
注释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忧虑国家安危。
晚节:指晚年。
宫阙:古代宫殿,象征皇权中心。
胡裘:胡地的皮衣,代指异族统治者。
烹:比喻牺牲或轻视。
暮晋朝梁:比喻朝代频繁更迭。
蝼蚁: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翻译
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一生都在为国家操劳,到了晚年面临危难时,他的意志更加坚定。
皇宫深处,汉家仪仗已远去,寒风中,贵族官员们穿着胡地皮衣瑟瑟发抖。
尽管有上千人极力邀请他出仕,他却始终没有起身,即使被封万户侯,他也视若烹煮一般无动于衷。
看着朝代更迭,晋朝变为梁朝,这样的频繁变迁实在难以忍受,即使是卑微如蝼蚁的小民,也还在苟且偷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为纪念忠显刘公而作的挽诗。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忧虑和对英雄晚节的赞美。

"活人忧国见平生,晚节临危志益明。" 这两句表明活着的人对于国家的忧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深刻,对于那些在晚年仍然坚守职责、面对危机时志气更为昂扬的人充满了赞赏。

"汉仗尘深远宫阙,胡裘风急半公卿。" 这两句通过描绘古代边塞的荒凉和战乱的紧迫,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国防之脆弱的担忧。

"千人致招竟不起,万户封侯却似烹。"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国家危机之下、英雄不再出现的情况,以及那些被封为侯爵的人们无法担当起拯救国家的重任,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如同美食般被外敌侵吞。

"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那些在历史危机时期仍然能够坚守忠诚、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的赞美,以及对那些苟且偷生的小人行为的鄙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英雄的崇敬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琏监寺·其二

曾把杨岐破屋撑,闲骑驴子弄蹄行。

犯寒踏月慈溪上,冷笑梅兄太瘦生。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八

钩饵深抛五十年,鲸鳌吞海误吞钩。

急翻身逐洪波去,暗织沧溟一片愁。

(0)

颂古五十五首·其三十三

十字街头铺席开,牛溲马勃尽收来。

等闲落在名医手,贵贱无非是药材。

(0)

板黄

良工采得木千章,如析旃檀片片香。

黄面瞿昙承盖覆,抛砖打瓦又何妨。

(0)

石井

打硬工夫搆得深,谁知水底有蓬尘。

放开一线路头活,落赚几多明眼人。

(0)

古岸

乾坤未剖立雄基,雪衮寒涛日打围。

脚下尽教浮逼逼,直通一路与人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