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到得君羹美,翻令颍谷悲。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到得君羹美,翻令颍谷悲。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为他的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所作的挽词。挽词是一种形式,通常在古代用于悼念逝者。从这短小的片段可以看出诗人的哀伤之情和对先人的深切怀念。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这几句表达了对先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即使到了高龄,也希望她能享受天伦之乐,不需要远行探访,只愿她即便有一日不适,也能慢慢康复。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到得君羹美,翻令颍谷悲。" 这段落强调了先人在世时的德行和对后人的影响,她的孝顺之心成为世人称道的典范,同时也成就了一位女性的典型形象,而她的去世则让人们感到难以言说的哀痛,就像颍谷一般深远而无法填补。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先人德行的赞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对长辈离去的悲哀。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
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
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一雨及时晴又佳,江村农父话諠哗。
旋炊麦饭非常饱,笑指苗田不用车。
有眼何曾识朝市,逢人只喜话桑麻。
此间剩有渔樵地,容我旁边著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