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过临平》描绘了舟行过临平后的景象。首句“舟过临平后”简洁明快,点出诗人乘船经过临平的情境。接下来的“青山一点无”以小见大,通过描绘视野中消失的青山,暗示舟行速度之快和江面的开阔。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两句进一步展现地理风貌,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长江壮阔,将浙江与三吴相连的广大平原尽收眼底,展现出江南水乡的辽阔与深远。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转向诗人内心感受,旅途中听到北雁南飞,勾起思乡之情;而在行舟的船上,只能品尝鲈鱼,聊以慰藉。这两句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最后,“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表达了诗人对尽快到达目的地姑苏的期待,以轻松的口吻收束全诗,透露出对下一站的向往和对旅途的急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舟行江南为线索,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旅途中的心境与江南水乡的风貌。
山月出海白,晚雨收玄冥。
登楼望故国,送客扬归舲。
中宵发南湾,平旦过新汀。
水行不逾宿,心远当逃溟。
栖栖云间鹤,苕苕风后萍。
浩浩波上鸥,寥寥栏外星。
揽裾思故好,携手伤轩軿。
为言异方客,来此得安宁。
迅雷地中藏,当此冱寒日。
积阴排层空,初阳露微茁。
而曰天地心,于此见机括。
良犹势方升,犹木吐牙蘖。
培壅勿使伤,怒长焉可遏。
此理之在人,善端实初发。
荧荧火将燃,涓涓泉欲达。
吁嗟道心微,物欲易攻夺。
差之一毫芒,相去舜与桀。
要须二者间,明辨与精察。
见义勇必为,欻如矢之决。
去恶凛勿疑,剨如刃之割。
坐令人伪消,但觉天机活。
四时无非春,八荒皆在闼。
喜君生兹辰,聊为演此法。
愿祝君寿长,勿嫌吾诗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