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图中长立者。何不摊书,何不龙泉把。
想为抱才无用也。半生结习都抛下。
遗世亭亭人俊雅。难道知心,真个人间寡。
携馌扶犁偕隐罢。瘦腰一对重新画。
试问图中长立者。何不摊书,何不龙泉把。
想为抱才无用也。半生结习都抛下。
遗世亭亭人俊雅。难道知心,真个人间寡。
携馌扶犁偕隐罢。瘦腰一对重新画。
这首《蝶恋花·题外独立图》由清代诗人浦安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中的“图中长立者”形象生动,仿佛在画面中独自站立,引人遐思。诗人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如“何不摊书,何不龙泉把”,暗示了这位独立者内心丰富而深沉的世界,他或许曾是文人墨客,或是剑客侠士,但如今却选择了放下过往,抛开尘世的束缚。
“想为抱才无用也。半生结习都抛下。”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决绝,似乎曾经有过才华横溢的岁月,但最终选择放弃,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接下来,“遗世亭亭人俊雅。难道知心,真个人间寡。”则进一步刻画了独立者的形象,他高洁脱俗,与众不同,似乎在寻找着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但在世间却显得孤独。
最后,“携馌扶犁偕隐罢。瘦腰一对重新画。”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已经放弃了世俗的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过起了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里的“瘦腰一对重新画”可能寓意着对新生活态度的塑造与接纳,强调了内心的转变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从繁华到淡泊,从追求到释然的心灵历程,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半生羁旅,几度经元夜。
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弃舍。
去年元夜,道得□身闲,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
今年元夜。也则非乡社。
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
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快读新诗似见梅,昏昏醉眼为君开。
枝头未见粉苞露,句里先传春信来。
试问花神缘底晚,政须羯鼓为渠催。
前枝见说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