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食蛤蜊,那知奴价高于婢。
裸衣亭上大声呼,何与痴人事。年少疏狂意气。
叹此日、消磨尽矣。风沙裘剑,莽莽天涯,竟无知己。
仰屋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
不如鱼鸟见流连,肆意酣歌耳。客舍西风又起。
忆故国、莼鲈正美。几时归去,一棹飘然,五湖烟水。
且食蛤蜊,那知奴价高于婢。
裸衣亭上大声呼,何与痴人事。年少疏狂意气。
叹此日、消磨尽矣。风沙裘剑,莽莽天涯,竟无知己。
仰屋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
不如鱼鸟见流连,肆意酣歌耳。客舍西风又起。
忆故国、莼鲈正美。几时归去,一棹飘然,五湖烟水。
这首《烛影摇红》是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词中充满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开篇“且食蛤蜊,那知奴价高于婢”,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笔,通过对比奴仆的价格,暗喻社会等级的不公,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接着“裸衣亭上大声呼,何与痴人事”两句,诗人似乎在亭上高声呼喊,表达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年少疏狂意气。叹此日、消磨尽矣”道出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接下来“风沙裘剑,莽莽天涯,竟无知己”描绘了诗人漂泊天涯、孤独无依的形象,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仰屋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流传千古。最后“不如鱼鸟见流连,肆意酣歌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宁愿像鱼鸟一样随性生活,也不愿被世俗束缚。
“客舍西风又起。忆故国、莼鲈正美”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西风起时,更添思乡之愁。“几时归去,一棹飘然,五湖烟水”则是诗人对未来归隐田园、享受自然美景的憧憬。
整体而言,《烛影摇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