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春宵正月华。
抉云书柿叶,和露写梅花。
梦去常如醉,诗清不为茶。
相挨经百日,庭院长虾蟆。
何处难忘酒,春宵正月华。
抉云书柿叶,和露写梅花。
梦去常如醉,诗清不为茶。
相挨经百日,庭院长虾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春夜月华之下难以忘怀饮酒的情景。首句“何处难忘酒,春宵正月华”直接点明主题,春夜的月光与饮酒的氛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接下来的“抉云书柿叶,和露写梅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通过在云层中书写柿叶,在露水中描绘梅花,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暗示了他在自然美景中寻求灵感与情感寄托的过程。
“梦去常如醉,诗清不为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梦中的状态仿佛是醉酒后的迷离,而诗歌的清新则并非单纯源于品茶,而是源自内心的感悟与情感的流淌。这种将梦境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体验的独特理解。
最后,“相挨经百日,庭院长虾蟆”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庭院生活的画面,通过“相挨”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日常生活的平凡。而“庭院长虾蟆”则以生动的细节,勾勒出夜晚庭院中的景象,虾蟆的叫声似乎成为了夜晚的一部分,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在特定情境下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