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水八咏·其五汾水孤帆》
《平水八咏·其五汾水孤帆》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古渡无人鸟迹多,眼前历历旧山河。

片帆不是秋风客,谁向中流发棹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苍凉的渡口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山河的追忆与感慨。首句“古渡无人鸟迹多”以“古渡”为背景,点明了地点的古老与荒寂,而“鸟迹多”则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次句“眼前历历旧山河”,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强调了眼前的景象如同历史画卷般清晰,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第三句“片帆不是秋风客”,转而聚焦于渡口的一叶扁舟,巧妙地运用“不是秋风客”这一表达,不仅描绘了船上的旅人并非随秋风而来的过客,更暗含了诗人对孤独与漂泊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谁向中流发棹歌”,以问句形式收尾,将画面推向高潮,似乎在询问,是谁在中流放声歌唱?这歌声或许是对自由的向往,对命运的抗争,或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渡口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过往山河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孤独与自由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和伯氏用介卿韵惠诗二首·其二

悄悄园林世味长,碧云疏散暮天光。

且宽礼乐兴江左,厌听干戈暗洛阳。

梨叶尽时无伏暑,竹阴深处有馀凉。

从容领会精微旨,何用区区底事忙。

(0)

满庭芳·其二

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

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敧。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

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

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

(0)

点绛唇·其八

帐外华灯,翠屏花影参差满。锦衣香暖。

苦恨春宵短。画角声中,云雨还轻散。河桥畔。

月华如练。回首成肠断。

(0)

临江仙·其二

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

玉人相对绿尊前。素娥有恨,应是妒蝉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歌声特地清圆。

醉红醺脸髻鬟偏。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0)

我与斯民同一性,谁言此邑号三阳。

(0)

咏菊

谁去东篱号菊庄,饥来三嗅饱诗肠。

何如陶令归南圃,天赐西风万斛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