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
玉人相对绿尊前。素娥有恨,应是妒蝉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歌声特地清圆。
醉红醺脸髻鬟偏。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
玉人相对绿尊前。素娥有恨,应是妒蝉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歌声特地清圆。
醉红醺脸髻鬟偏。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这首《临江仙·其二》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描绘了中秋夜晚的景象和词人的感受。首句“昨夜中秋今夕望”点明了时间背景,中秋节的夜晚,词人凝视着明亮的月色,期待团圆。"十分桂影团圆"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佳节的氛围,桂花的香气与月光相映,寓意着人间的团聚之情。
接下来,“玉人相对绿尊前”描绘了一幅美酒佳人共饮的画面,"玉人"指美丽的女子,"绿尊"即酒杯,暗示了宴饮的欢乐气氛。然而,“素娥有恨,应是妒蝉娟”笔锋一转,将词人的思绪引向了月亮,认为嫦娥看到人间的团圆,可能会因自己的孤独而心生嫉妒,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情感。
下片“人静小庭风露冷”描绘了夜晚寂静的小庭院,微风吹过,带着寒露,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歌声特地清圆”则通过歌声的清亮圆润,反衬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最后两句“醉红醺脸髻鬟偏,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写词人借酒浇愁,醉态可掬,连衣裙上的褶皱都仿佛在挽留那离去的仙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中秋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团圆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微妙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