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
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敧。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
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
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
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
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敧。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
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
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
这首《满庭芳·其二》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闲适生活画面。开篇“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三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风起沙舞、雪花纷飞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苍茫。
接着,“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写词人静坐栏杆旁,欣赏着如琼花般洁白的雪花覆盖在树枝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进一步描绘室内景象,温暖的房间被装饰得如仙境一般,帘幕低垂,增添了温馨的气氛。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描绘词人在红火的炉边,轻酌浅唱,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温暖,与室外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词人的闲适心情。
下片“更阑,人半醉”转而描述夜深人静时分,词人微醺的状态,肌肤温润,发髻微斜,流露出一种醉人的美态。“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表达了词人对豪华宴会的淡然态度,认为平凡的生活就足够美好。
最后,“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引用子猷访戴的典故,表示词人不愿像古人那样冒着严寒寻访朋友,而是更愿意享受当下宁静的生活。“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则以渔人披蓑而归的形象,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词人对冬日雪景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平淡而惬意生活的深深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