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李绮琴》
《怀李绮琴》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莲塘闻在碧江头,载酒寻诗约共游。

今见花开人不见,何时重上木兰舟。

(0)
鉴赏

这首诗《怀李绮琴》由清代诗人缪公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莲塘闻在碧江头”,以“莲塘”与“碧江”为背景,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诗人正站在碧绿的江边,遥望远处的莲塘,心中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闻在”二字,不仅指听闻,更蕴含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与向往。

次句“载酒寻诗约共游”,回忆了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两人携带着美酒,寻找着诗意,共同享受着旅途中的乐趣。这不仅是对过往快乐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后两句“今见花开人不见,何时重上木兰舟”,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眼前虽是花开的美景,却已不见昔日的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遗憾与不舍。同时,“何时重上木兰舟”一句,既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相聚不易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珍惜。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深沉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自燕中来者云斥逐轻薄朝士殆尽赋此解嘲

叱羿射狂日,令娲补漏天。

千秋绝至技,万象横妖躔。

问我今何适,吞声滞穷边。

问我何名姓,碧玉琬琰镌。

上帝有弄臣,戏博太山巅。

争道误一叱,中谗堕风烟。

临岐酌沆瀣,渴吻三十年。

月为琉璃碗,星是黄金钱。

小儿东方语,乡里惊不传。

一字犹未识,调笑司马迁。

左氏盲老公,龌龊诸侯编。

插天昭王台,至今在幽燕。

挟策往从之,飞翰独翩翩。

鱼服误白龙,豫且嬉广渊。

一为湛朱网,蛙黾遂来牵。

骧首叫阊阖,七萃俱茫然。

西入鹴鸠司,惨淡白云篇。

何来四五人,自称俱谪仙。

其魁广成子,安期或偓佺。

惝恍识其故,昔者上帝前。

托陪瑶池饮,归共青辎軿。

悟来忽大笑,灵气生五咽。

岂无兜离乐,不得誇喧阗。

高歌灞陵畔,落日珊瑚鞭。

酒间呼白雪,片片下琼筵。

四海水四勺,五岳五石拳。

且移华阳席,改就糟丘眠。

一言斗突兀,万目纷睊睊。

猛虎欲齧人,不肯避豪贤。

腐鼠岂入眼,鹓雏遇鹰鹯。

执戟鬓垂白,巧宦笑其玄。

举世逐狂且,南威故不妍。

头颅无凡骨,不爱插貂蝉。

君自吹胡管,我自挟朱弦。

请君勿相忌,君亦勿见怜。

但令放之去,归种南山田。

野夫事真宰,肯受时人权。

(0)

偶书·其二

黄雀拟螳螂,下乃见弹射。

古来奸雄辈,颇复遇其敌。

祸败徇所常,胜者亦焉得。

(0)

续五子篇·其一阳曲王道行

明辅瑚琏姿,清芬溢其齿。

二十典方州,三十赐金紫。

虽负循吏声,雅非中所喜。

魔来付禅观,战胜归名理。

馀事乃及诗,亦方开元轨。

贻君山林日,朗旷自此始。

(0)

古意赠伯玉中丞二首·其一

娟娟闺中秀,托质为君助。

中夜理笄总,日织三丈素。

本用报君恩,惰者反成妒。

蛾眉当秋风,飒然垂将暮。

二八更代进,回光焉反顾。

芙蓉鉴铅华,使我欲不御。

岂在惜朱颜,实以宗祀故。

止止且勿陈,欢爱尚中路。

(0)

早起

初月将曙辉,亭亭澹空碧。

微星渐以隐,存者犹历历。

玄蝉乍停号,宿羽时鼓翼。

时至钟未鸣,僧懒更成寂。

乃至欲观心,悠然不可得。

(0)

为顾生题其父太保公临赵承旨双松图

岁晏郁秀色,双虬挂晴空。

下有李元礼,谡谡松间风。

谁将一帧素,写此千尺雄。

承旨昔胜流,太保时宗工。

岂必论形似,心赏泠然同。

乔木存故家,甘棠比遗踪。

新篇并嵯峨,流沈各青葱。

置子高堂上,白云或从中。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