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辅瑚琏姿,清芬溢其齿。
二十典方州,三十赐金紫。
虽负循吏声,雅非中所喜。
魔来付禅观,战胜归名理。
馀事乃及诗,亦方开元轨。
贻君山林日,朗旷自此始。
明辅瑚琏姿,清芬溢其齿。
二十典方州,三十赐金紫。
虽负循吏声,雅非中所喜。
魔来付禅观,战胜归名理。
馀事乃及诗,亦方开元轨。
贻君山林日,朗旷自此始。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续五子篇(其一)阳曲王道行》,主要赞扬了主人公阳曲王道行的品性与才能。首句“明辅瑚琏姿”比喻他具有杰出的辅佐才能,如同贵重的瑚琏器物。接着,“清芬溢其齿”形容他的清廉之气如芬芳四溢,令人敬佩。二十岁起就担任地方官职,三十岁即获朝廷恩赐,显示出早年即得高位。
然而,诗人指出他虽有循吏(廉洁能干的官吏)之誉,但这并非他内心所追求的全部。面对挑战,他选择通过禅观来应对,以智慧和坚韧赢得名声和道理。在政务之余,他还涉猎诗歌,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气。最后两句“贻君山林日,朗旷自此始”表达了对王道行退隐后生活将更加开朗旷达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王道行的政绩、品格以及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同时也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