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安南海口》
《望安南海口》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喜逢晴日破阴霾,望极西南瘴海涯。

夷狄古今常反覆,朝廷终始务绥怀。

何时良将收铜柱,不日孱王弃?街。

惆怅藤桥兵死鬼,年年沙上哭坟骸。

(0)
翻译
欣喜于阳光驱散了阴霾的日子,目光远眺西南边陲的瘴气海域。
自古以来,夷狄部族反复无常,朝廷始终致力于安抚和怀柔政策。
期盼何时能有英勇的将领收复失地铜柱,让软弱的君主放弃侵占的土地。
令人感伤的是,藤桥边的士兵魂归黄土,每年沙滩上都有人为他们哭泣哀悼。
注释
喜逢:遇到好天气。
晴日:晴朗的日子。
阴霾:乌云密布。
西南:方位词,指西南方向。
瘴海涯:热带雨林地区,瘴气弥漫的海边。
夷狄:古代对非华夏民族的统称。
古今:从古至今。
常反覆:常常反复叛乱。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务绥怀:致力于安抚和怀柔。
何时:什么时候。
良将:优秀的将领。
铜柱:古代中国南方的边界标志,象征领土。
?街:可能是指侵略者的土地。
惆怅:悲伤、遗憾。
藤桥:用藤蔓搭建的桥。
兵死鬼:阵亡的士兵。
沙上:沙滩上。
坟骸:坟墓,遗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在晴朗的日子里远眺西南边陲的情景,感叹于当地长期战乱和蛮夷反复的历史。他表达了对朝廷始终致力于安抚边疆的期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有英勇的将领平定叛乱,如同古代良将在铜柱(象征边疆)之地取得胜利。诗人对于藤桥边战死的士兵感到哀伤,每年都能听到沙场上哭泣的魂魄,表达了对战争牺牲者的深深悼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边疆安定和军人牺牲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道吾山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0)

念奴娇.石头城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0)

踏莎行.绣床凝思

杂组香绒,错综纹理。倚床脉脉如春醉。

沉吟暗想玉京人,雕鞍何处鸣珂里。

无限离愁,谁知就里。滔滔比似西江水。

无情日夜向东流,一缄好寄相思泪。

(0)

忆秦娥.和希孟张中丞韵

山人笑。人间不识山间妙。山间妙。

岚光浮动,半江残照。移文莫待山英校。

烟霞曾结三生好。三生好。白云深锁,葛洪丹灶。

(0)

百宝妆

一点灵光,轮回万劫,胎卵湿化无歇。

苦海无涯,生灭甚时彻。

无根四大非坚固,恋此个形骸何太拙。

把浮沉世梦磨开,慧剑割断根孽。

逍遥物外生涯,随分乐天知命,闲伴风月。

抱守元阳,神气自交结。

乾坤倒颠翻离坎,这既济天然非扭捏。

有春生夏长秋成,万汇一气无别。

(0)

采桑子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