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台湾放洋》
《渡台湾放洋》全文
清 / 卢观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扬帆解缆语争喧,一叶轻飘到海天。

层浪有山随日涌,积流无地与云连。

沟称红黑曾闻险,蠲指东南不畏偏。

为问飞庐何处泊,台阳远在扶桑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过台湾海峡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扬帆解缆语争喧”,生动展现了启航时船员们的忙碌与兴奋,以及彼此间的热烈交谈。接着,“一叶轻飘到海天”则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小船在浩瀚海洋中航行的情景,仿佛一片树叶般轻盈。

“层浪有山随日涌,积流无地与云连”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描述了海上波涛汹涌,仿佛山峦随日光涌动;而水流汇聚,似乎与天空相连,展现出大海的广阔与深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敬畏与向往。

“沟称红黑曾闻险,蠲指东南不畏偏”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决心与勇气。提到“红黑沟”可能是指海峡中的复杂水域,而“不畏偏”则表明诗人对于方向选择的自信与坚持。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为问飞庐何处泊,台阳远在扶桑边”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与好奇。他询问着如何找到停泊的地方,同时指出目的地——台阳,位于遥远的东方,即日本的扶桑。这既是对旅途终点的展望,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航海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未知的勇敢与决心,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卢观源
朝代:清

卢观源,福建永安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诸罗县教谕。
猜你喜欢

荼蘼和韵

东风架上剪青瑶,小院阴阴閟阒寥。

白凤联翩翻露彩,翠虬夭矫驾烟条。

坐来芳荫吟逾好,嗅尽清香醉已消。

见说唐宫寒食宴,借渠风味酒中飘。

(0)

次韵友人

司马山川忆壮游,匣中剑气尚横秋。

怀人空有春天树,乘兴都无雪夜舟。

年少文章慕西汉,风流人物擅南州。

缚麟老手今无几,不数当年赵倚楼。

(0)

题潘好古诗卷

繄古道之久混兮,谓渭浊而泾清。

耳所适以是悦兮,纷瓦釜兮雷鸣。

岂大雅之不作兮,由世尚之所徵。

何独子之好古兮,得非姱节而特行。

念朱弦之既绝兮,岂鸾胶之足凭。

谅吾朴之弗凿兮,又何恤乎亏成。

振寥寥之孤响兮,嗟彼聋俗。

而畴顾当郑卫之声哇兮,乃独唱乎咸濩。

惟心游于太古兮,发冲泊之天趣。

将抱瑟而从之兮,爰写余之中素。

伫落月之遗音兮,渺松风于秋曙。

(0)

朋旧有以前韵和者再韵答之

观光荦荦京华客,十千沽酒春壶碧。

酒酣濯足新丰歌,眼底嵩华沧溟窄。

欣然一笑来我傍,共谈诗传春风香。

兴豪磊落出奇语,骊珠落袖摇光芒。

不须偃蹇衡门里,气槩匣中三尺水。

名驹未肯伏盐车,会见权奇日千里。

(0)

冯潜夫归蜀有作歌以相其行者因借韵为饯

霜横空兮气凝肃,风惊沙兮声簌簌。

送游子兮西还,膏吾车兮渡泸曲。

子之家兮岷峨,西行万里兮居将卜。

蜀道难兮猿攀,缘峡水怒兮龙喷薄。

顾万钟兮焉求安,一瓢兮自乐。

田宽閒兮涧阿,山窈深兮盘谷。

钓清溪兮友吾鸥,歌白石兮饭吾犊。

食无鱼兮不如归,返屠羊兮分自足。

嗟岁年兮迟暮,念众芳兮摇落。

嗟聚散兮须臾,将气谊兮永托。

歌击节兮尽欢,属离觞兮更酌。

渺余怀兮何言,溯孤云兮寥廓。

(0)

玉井峰会一堂五首·其五

堂西隙地冠诸峰,境界清寒万虑空。

一径白云山窈窕,满林空翠日濛。

霜筠雪竹尘埃外,涧草岩花缥缈中。

静立顿忘人世事,泠然便欲蹑清风。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