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静高松,华扉掩几重。
沈冥遗吏道,恬旷绝人踪。
宴坐时闻桂,行吟暗度蛩。
漏声风易断,山翠露偏浓。
襆被同今宿,含香异昔逢。
羁违云卧性,病损世交容。
择木难如鸟,潜泥不是龙。
千门分曙里,犹记听朝钟。
凉月静高松,华扉掩几重。
沈冥遗吏道,恬旷绝人踪。
宴坐时闻桂,行吟暗度蛩。
漏声风易断,山翠露偏浓。
襆被同今宿,含香异昔逢。
羁违云卧性,病损世交容。
择木难如鸟,潜泥不是龙。
千门分曙里,犹记听朝钟。
此诗描绘了户部官员王慎中在寓所的静谧生活。首句“凉月静高松”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月光洒在高耸的松树上,显得格外幽静。接着“华扉掩几重”,描绘了门户紧闭,与外界隔绝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沈冥遗吏道,恬旷绝人踪”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远离官场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宴坐时闻桂,行吟暗度蛩”则通过日常的细节,如闻桂花香,听蟋蟀鸣,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漏声风易断,山翠露偏浓”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山色的浓郁,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最后,“千门分曙里,犹记听朝钟”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静谧之中,但仍然不忘国家与职责,心中仍怀有对朝政的关注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吷庵工言愁,歌曲似白石。
西江导宗派,岂但诗无敌。
当年吾厚君,馆子冶城宅。
钟山对隐几,吟声劲四壁。
惜哉无画手,一扫渺无迹。
今看君此图,身世已屡易。
自题尤有致,掩抑见胸臆。
閒编南渡录,耻附北朝客。
翻疑月如新,不使照吹笛。
为山限一篑,花竹有奇色。
借畦供俯仰,亦以慰岑寂。
人书俱老矣,所贵在自适。
莫复学寒虫,垂绦过千尺。
四十不官拥皋比,男儿怀抱谁人知。
药草聊同伯休卖,款段欲陪少游骑。
君来渤海从去春,黄尘埃壒愁杀人。
末流岂肯重儒术,可怜论语供烧薪。
嵚奇历落不称意,高阳酒徒兀然醉。
长驱八尺两颐丰,高谈慷慨忧时泪。
平生贱子徒坚顽,穷途谁复垂温颜。
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
问君秋水剪双眸,何独异我稠人稠。
无双岂独楚王信,千秋无复文信侯。
君今长揖告我行,南风欲挂孤帆轻。
闽之东门温泉温且清,荔阴如见挥巨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