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有归舟,亦乱其流。之子言旋,嘉名孔修。
扬于王庭,允焯其休。舟既归止,人亦荣止。
兄矣弟矣,孝斯践矣。称觞燕喜,于岵于屺。
彼游惟帆,匪风不扬。有彬伊父,匪学不彰。
予其怀而,勉尔无忘。
江有归舟,亦乱其流。之子言旋,嘉名孔修。
扬于王庭,允焯其休。舟既归止,人亦荣止。
兄矣弟矣,孝斯践矣。称觞燕喜,于岵于屺。
彼游惟帆,匪风不扬。有彬伊父,匪学不彰。
予其怀而,勉尔无忘。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图景,通过对归来舟船、家人相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江有归舟,亦乱其流”两句,设定了整个场景,江上有归来的舟船,其动静影响了水流,这里“乱”并非贬义,而是自然界中一种和谐的干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喜悦。
接着,“之子言旋,嘉名孔修”两句,提到了家中的儿孙们,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吉祥的意味,名字也传颂着美好的寓意,这些都是家庭和谐、后代昌盛的象征。
“扬于王庭,允焯其休”两句,则是将这种温馨的情感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王庭,意味着这样的幸福不仅限于家庭,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赞许。
“舟既归止,人亦荣止”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归来的舟船和人们相聚的荣耀感,这种停歇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在“兄矣弟矣,孝斯践矣”中,诗人提到了兄弟之间的孝悌之情,这里的“矣”字用得极为精妙,表达了对这种美德的肯定和推崇。
最后,“称觞燕喜,于岵于屺。彼游惟帆,匪风不扬。有彬伊父,匪学不彰。予其怀而,勉尔无忘”几句,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亲人的教诲的铭记,希望这些温馨的瞬间和深刻的教导都能被永远记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家庭生活与社会认同。
世人但识三尺嘴,仪从秦横竟谁是。
澜翻口角欲悬河,秋崖听之归洗耳。
万言万当不如默,视吾舌存政须讷。
云根手筑月三间,是非付与西山笏。
谓君为讷耶,读书夜寂声琅琅。
谓君为辨耶,向人开口无雌黄。
屋头自有山如此,说易说难那用许。
孔堂丝竹春风和,赐也多参惟一唯。
大杨风日春,小范林壑秋。
去予几何年,各已如云浮。
谁歌黄金缕,共醉白玉舟。
梦中到蓬莱,名字留岩幽。
宁知地下郎,草记天上楼。
老石翠岚湿,古篆苍藓稠。
摩挲踞虎兕,郁屈蟠蛟虬。
想当得意时,落笔不自休。
江山有二老,文字照九州。
神物俨护持,剥蚀吾奚忧。
是间定何许,玲珑窈相绸。
云根与僧憩,雪罅如神锼。
欲呼古时月,为洗今人愁。
梦耶其非欤,起坐搔白头。
江南地暖得春早,老眼观梅尝草草。
今冬最暖春最迟,忽忆诚斋南海藁。
解道晴暄殊欠寒,城中未有梅花看。
却入山深最寒处,雪照冰溪才一树。
乃知山中人,不受人閒尘。
宁使风饕雪虐寒到骨,转寒转有寒精神。
荒厓之底,野水之滨。
太虚为室天为邻,只有明月情相亲。
一团不冰今夜月,一片不飞今岁雪。
雪意自怕老夫寒,月意宁知老夫拙。
呼上山来强索诗,一花两花春未知。
南枝尽迟迟尽奇,槎牙不要东风吹。
酣晴酿日付桃李,定自不肯君同时。
举杯吞月和花嚼,月自寄胸花不觉。
少焉花亦到胸中,各自去寻诗约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