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绝句》
《柳绝句》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ǔjué
táng /

shùshùxīnkāicuìyǐngfēngqíngtàibèichūn

guófánchuānhènbànyǎncūnqiáobàn

注释
数树:几棵树。
新开:刚刚长出新叶。
翠影:翠绿的树影。
齐:整齐。
倚风:在风中摇曳。
情态:姿态。
被春迷:被春天的魅力所吸引。
依依:依恋不舍。
故国:故乡。
樊川:地名,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恨:遗憾、愁绪。
半掩:半遮半掩。
村桥:乡村小桥。
溪:溪流。
翻译
新绿的树木生机勃勃,它们的倩影在春风中整齐排列。
我依恋着旧日的国家,心中充满了对樊川的眷恋之情,那愁绪如同村桥和溪流一般半遮半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切留恋之情。首句“数树新开翠影齐”,写出了早春时节,新叶初长,一棵棵树木都被绿意盎然地覆盖着,给人以生机勃勃、层次分明的感觉。

接下来的“倚风情态被春迷”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份生机之中蕴含的情感。诗人借“倚风”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柔和而又不自主的状态,这是因为春天的微风轻拂,使得万物都似乎被赋予了一种迷离恍惚的美丽。

在后两句中,诗人的情感开始向故乡延伸。"依依故国樊川恨"表达了对远去故土的深沉怀念,“樊川”常用以代指家乡或旧地,这里的“恨”,则是对美好时光无法重回的一种复杂情感。

最后,“半掩村桥半掩溪”则从景物描写上升到了意境的层次。这里的“半掩”意味着不完全的遮盖,既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象中村桥与溪流被春色所覆盖,也可解作诗人对故乡情感的回忆是模糊而又深刻的,不完整却又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怀,是一篇极富有画面感与情感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征镜湖故事

将寻炼练药井,更逐卖樵风。

刻石秦山上,探书禹穴中。

溪边寻五老,桥上觅双童。

梅市西陵近,兰亭上道通。

雷门惊鹤去,射的验年丰。

古寺思王令,孤潭忆谢公。

帆开岩上石,剑出浦间铜。

兴里还寻戴,东山更向东。

(0)

笙歌·其一

新声虽自知,旧宠会应移。

无令枣下吹,便作一枯枝。

(0)

金鸡石

青山隐隐望长溪,独墩无伴只孤栖。

草堂不见娄罗汉,金鸡不向五更啼。

(0)

冬日书黎少府山斋

爱此林亭绝,重游亦似新。

山秋同鹤过,水落见鱼频。

映沼荷全绿,侵檐柳尚春。

惜哉无别墅,共作白云人。

(0)

平望驿寄吴兴徐使君玄之

故人为作郡,百里到吴兴。

藻思江湖满,公平道路称。

包山方峻直,霅水况澄清。

伫听司空第,遥知下诏征。

(0)

归隐

缓步巾车出鲁山,陆浑佳处恣安閒。

家无仆妾饥忘爨,自有琴书兴不阑。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