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惜白日,愁多感夜长。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
昔我同心友,漂流在他乡。
他乡各异俗,所习谅非常。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
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
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
志士惜白日,愁多感夜长。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
昔我同心友,漂流在他乡。
他乡各异俗,所习谅非常。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
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
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感怀十首(其九)》,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感慨。首句“志士惜白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紧迫感和对时光流逝的珍视,如同有志之士不愿虚度光阴。接着,“愁多感夜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愁绪,使得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进一步加重了诗人的情绪,夜晚的延长和凄凉的氛围加深了他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知己好友,“同心友,漂流在他乡”,异地漂泊,习俗相异,更增添了离别的苦涩。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描绘了与友人无法相见的现实困境,心中的思念难以言表。诗人抬头望见流水和明月,借自然景象寄托情感,“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流水和月光成为诗人抒发内心孤寂的媒介。
最后两句“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以动作和环境描写收尾,诗人抖落衣上的寒风,抬头遥望远方茫然而辽阔的天空,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的迷茫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思索。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人生的感慨。
南邻幄丹宫,赤伏显符记。
朱陵曜绮绣,箕翼炯、瑞光腾起。
每岁秋分老人见,表皇家、袭庆迎祺。
天子当膺,无疆万岁。北窥玄冥,魁杓拥佳气。
长拱极、终古无移。论南北东西。相直何啻千万里。
信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