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庭秋晚宴,和气与春同。
寿酒千钟绿,宫花万叠红。
金羁鸾仗底,赤舄玉阶中。
归路闻人语,关雎诵国风。
彤庭秋晚宴,和气与春同。
寿酒千钟绿,宫花万叠红。
金羁鸾仗底,赤舄玉阶中。
归路闻人语,关雎诵国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而温馨的宴会场景。开篇“彤庭秋晚宴”即设定了一个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背景,彤庭指的是用朱砂涂成红色的宫殿,而秋天的晚宴则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感觉。紧接着,“和气与春同”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如春日般温暖而平和的氛围。
“寿酒千钟绿,宫花万叠红”一句中,“寿酒”是指庆祝长寿的美酒,而“千钟绿”则形容其数量之多、色泽之清新,如同翠绿色的玉液。同时,“宫花万叠红”描绘了宫廷中的花朵如繁星般点缀,层层叠叠,红得像火一样热烈。
“金羁鸾仗底,赤舄玉阶中”一句通过对金羁(用金子做的马嚣)和赤舄(红色的大象)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宴会的豪华与皇室气派。鸾仗是古代宫廷中的仪仗,形状如龙,常用以装饰大型宴席。而“玉阶”则是由美玉制成的台阶,显示出宴会举行之地的尊贵。
最后,“归路闻人语,关雎诵国风”一句中,诗人在宴会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人们议论的声音,而“关雎”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的“诵国风”则意味着奏响的是传统的、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而富丽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层对于文化传承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视。
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不上长安道,霜鬓几惊秋。
故人何在,时序欺我去如流。
赏对洛滨仙伯,共说芗林佳致,魂梦与追游。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东楼。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十年笑傲、真是骑鹤上扬州。
却忆金门联辔,晓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
明月今千里,何计缓离忧。
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
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忆昔俱年少。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
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
禁几度、西风残照。
元子寄奴曾富贵,到而今、一一消磨了。
君不乐,后人笑。山南山北添华表。
叹归来、谢池草合,黄台瓜少。
老去爱持齐物论,谁管彭殇寿夭。
待细说、教天知道。
不羡两苏并二宋,愿弟兄、岁岁同吹帽。
杯到手,莫辞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