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乎沂,漱乎逵,晞予发兮二水之湄。
风飘飘兮吹衣,高门出兮雩门归。
千八百年之下兮何时,得蹑遐踪兮逶迤,欣嘅交集兮眇黄唐之莫追。
已而已而,逝者如斯兮予将何之。
浴乎沂,漱乎逵,晞予发兮二水之湄。
风飘飘兮吹衣,高门出兮雩门归。
千八百年之下兮何时,得蹑遐踪兮逶迤,欣嘅交集兮眇黄唐之莫追。
已而已而,逝者如斯兮予将何之。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创作,名为《八月八日偕庙学教授曹彦礼及孔颜孟三氏诸孙童齐集游逵泉到沂水缅想风雩之乐余乃浴沂作咏归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浴乎沂,漱乎逵,晞予发兮二水之湄。" 这几句生动地描述了诗人在沂水边沐浴、洗发的场景,"二水" 指的是沂水和逵泉,"晞" 通常指日光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阳光照耀下的美好时刻。
"风飘飘兮吹衣,高门出兮雩门归。"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微风中穿行于高大的门楼之间的情景,"雩" 通常指的是细雨,这里可能是形容微风。
"千八百年之下兮何时,得蹑遐踪兮逶迤,欣嘅交集兮眇黄唐之莫追。"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自己身处时代的感慨。千八百年可能是指从某个历史时期开始计算至今的时间长度,而"遐踪" 则是指古人的足迹,诗人希望能够追随先贤的脚步,但又感到困难重重,无法追赶。
"已而已而,逝者如斯兮予将何之。"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已而已而" 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且不可改变,而"逝者如斯" 则是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同过往云烟一般难以捉摸。最后一句"予将何之" 显示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和去向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超脱的哲思。
先生两脚如转磨,行走日多少眠坐。
昨暮东来晓西去,路指祝融峰顶过。
祝融峰顶日高高,野客山中犹爝火。
先生大笑行出门,八尺龙驹鸣駊騀。
谩从去日计归期,看我蒲团穿几个。
旁人借问客为谁,答道今日此翁前日我。
野水断桥下山路,东风自来僧自去。
四望无人不知处,笑倚寒皋问枯树。
枯树欲枯枯不能,化作前溪一段冰。
相逢无语秘香色,骨格神仙心老僧。
老僧踏花如踏雪,老僧见花如见月。
此时欲辩两忘言,仰首高天搔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