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海上来,西横太湖过。
散彩涵秋汀,垂阴入虚坐。
日照天影移,风吹浪纹破。
开窗绿树间,何人读书卧。
浮云海上来,西横太湖过。
散彩涵秋汀,垂阴入虚坐。
日照天影移,风吹浪纹破。
开窗绿树间,何人读书卧。
这首元代诗人盛景年的《万顷云亭》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湖上风光图。诗中以“浮云”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云朵在湖面上飘荡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接着,“西横太湖过”一句,点明了地点,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广阔的太湖之上。
“散彩涵秋汀,垂阴入虚坐。”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湖面的景色,秋日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映照出五彩斑斓的光影,仿佛整个湖面都沉浸在一片金色之中。同时,湖水倒映着四周的景物,形成了一种虚实相生的美感。而“垂阴入虚坐”,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水的波光粼粼,仿佛连坐在湖边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清凉与宁静。
“日照天影移,风吹浪纹破。”这两句继续描绘了随着时间推移,阳光在湖面上移动的景象,以及微风拂过水面,激起层层波纹的情景。这种动态的变化,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的和谐共生。
最后,“开窗绿树间,何人读书卧。”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置于这幅美景之中,想象着有人在绿树掩映的窗前,静静地阅读或小憩,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中所蕴含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梅雨成霖,倦永昼、暑行岩曲。
爱云梢翠樾,枕溪蓬屋。
轻木凌波冲卷雪,飞泉奔壑呜哀玉。
羡渔翁、终岁老烟波,披蓑绿。嗟客宦,荒松菊。
颓壮志,青编竹。更长年谙尽,是非荣辱。
钟鼎无心时节异,山林有味箪瓢足。
感故人、于此赋归欤,思之熟。
寂寞江村客,弥漫大雪天。
愁云纷密羃,虚籁极饕颠。
坐听天窗落,时将书幌褰。
胎禽羞洁白,閒客失明鲜。
势急鹅毛堕,寒欺雁翅翩。
鼠形方诮璞,蜡貌遽摧鞭。
鲛室绡盈轴,阳公玉种田。
蝶衣匀腻粉,蚕茧剥吴绵。
近柳横飞絮,穿榆并坠钱。
后庭迷玉树,清禁覆花砖。
帝子剪湘水,铜仙泣泪铅。
银床漫辱井,粉水媚房川。
繁丽真难比,萦盈似乞怜。
玉京楼十二,金界地三千。
秦国占乌白,辽东献豕豜。
尺围飘洛浦,席大记幽燕。
忆昨逢残腊,呈祥庆有年。
冷侵东郭履,寒逼广文毡。
喜极埙篪和,吟馀盐絮联。
长城归大阮,巨轴属群贤。
思跨蓝关马,将乘剡曲船。
恨拘崇让里,思逸灞桥边。
斟酒觞慵举,烹茶鼎旋煎。
寻盟淡生活,冻笔尚如椽。
《腊雪》【宋·李洪】寂寞江村客,弥漫大雪天。愁云纷密羃,虚籁极饕颠。坐听天窗落,时将书幌褰。胎禽羞洁白,閒客失明鲜。势急鹅毛堕,寒欺雁翅翩。鼠形方诮璞,蜡貌遽摧鞭。鲛室绡盈轴,阳公玉种田。蝶衣匀腻粉,蚕茧剥吴绵。近柳横飞絮,穿榆并坠钱。后庭迷玉树,清禁覆花砖。帝子剪湘水,铜仙泣泪铅。银床漫辱井,粉水媚房川。繁丽真难比,萦盈似乞怜。玉京楼十二,金界地三千。秦国占乌白,辽东献豕豜。尺围飘洛浦,席大记幽燕。忆昨逢残腊,呈祥庆有年。冷侵东郭履,寒逼广文毡。喜极埙篪和,吟馀盐絮联。长城归大阮,巨轴属群贤。思跨蓝关马,将乘剡曲船。恨拘崇让里,思逸灞桥边。斟酒觞慵举,烹茶鼎旋煎。寻盟淡生活,冻笔尚如椽。
https://shici.929r.com/shici/74g4mg.html
细与黄花说。是天教、开遇重阳,玉裁金屑。
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鬓雪。
任满插、追陪节物。
惟有渊明吾臭味,傍东篱、盘薄芳丛撷。
便无酒,也清绝。芒寒色正孤标洁。
惯平生、餐霜饮露,倚风迎月。
不比芙蓉偏妩媚,不比茱萸太烈。
似隐者、萧闲岩穴。
至老枝头犹健在,笑纷纷、红紫尘沙汨。
香耐久,看晚节。
郭外足幽胜,潮入涨溪流。
舫斋小小一叶,老子日遨游。
管领白蘋红蓼,披戴绿蓑青箬,直钓任沈浮。
玉楼饱鲈脍,雪阵狎沙鸥。个中眠,个中坐,个中讴。
个中收拾诗料,觞客个中留。
休羡乘槎博望,且听洞箫赤壁,乐处是瀛洲。
日月荡双桨,天地一虚舟。
孙村黄河决北流,北使年年过澶州。
澶州两城战格尽,七十馀年废不修。
昔岁契丹倾国起,欲投马箠渡河水。
烽火夜夜照前殿,殿前群臣色如死。
心忧社稷输至忠,殿上只有寇相公。
默使敌计堕吾计,独屈黄屋亲临戎。
敌惊溃奔虎北门,从此愿讲兄弟亲。
平时危冠尽肉食,一旦仓猝方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