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足幽胜,潮入涨溪流。
舫斋小小一叶,老子日遨游。
管领白蘋红蓼,披戴绿蓑青箬,直钓任沈浮。
玉楼饱鲈脍,雪阵狎沙鸥。个中眠,个中坐,个中讴。
个中收拾诗料,觞客个中留。
休羡乘槎博望,且听洞箫赤壁,乐处是瀛洲。
日月荡双桨,天地一虚舟。
郭外足幽胜,潮入涨溪流。
舫斋小小一叶,老子日遨游。
管领白蘋红蓼,披戴绿蓑青箬,直钓任沈浮。
玉楼饱鲈脍,雪阵狎沙鸥。个中眠,个中坐,个中讴。
个中收拾诗料,觞客个中留。
休羡乘槎博望,且听洞箫赤壁,乐处是瀛洲。
日月荡双桨,天地一虚舟。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郭外幽深之胜景与潮水涌入溪流的动态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舫斋作为作者小憩的空间,小巧而不失雅致,老子在此日常遨游,其生活状态令人向往。
管弦与蘋红蓼草等自然元素相互辉映,而披戴的绿蓑青箬则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直钓任凭沈浮,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玉楼中饱餐鲈鱼脍,雪地中的沙鸥嬉戏,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个中眠、坐、讴,个中收拾诗料,觞客留宿,这些细节描写了诗人在舫斋中的悠然自得。
最后,诗人不羡慕那些乘槎博望的人,只愿沉醉于洞箫之声与赤壁的古风之中。水调歌头这一名称暗示了诗中对水景的钟爱,而“乐处是瀛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场所的向往。日月荡双桨,天地一虚舟,这些意象化的语言,将诗人的心灵与宇宙之大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阴风吹我衣,左右入石壁。
石色寒更青,萧萧响枯枥。
深行方惨淡,路尽两崖辟。
群山岔然来,千里平若席。
兹惟东周壤,气象雄万国。
山河拱别都,自古帝皇宅。
轘辕天设险,坐制万夫力。
周公卜迁鼎,彼肯事无益。
天寒僮仆愁,岁晚霜霰逼。
缅思垂堂戒,揽辔三叹息。
天涯催晚岁,残律去如奔。
入夜北风恶,多阴寒日昏。
野吹馀烧烬,溪落旧沙痕。
霜重饥鹰疾,田空宿雁喧。
山明千笋直,云积万营屯。
足雨耕犁早,丰年柿栗繁。
地平秦接席,土断洛开门。
白首三年客,黄桑数亩村。
懒梳悲发短,不寐守炉温。
折骨披残蘖,苍龙卧老根。
晚篁犹伫思,幽蕊助消魂。
慷慨双龙剑,飘零一酒樽。
琳琅思秀色,环佩想清言。
独语看明烛,空庭月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