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屋犹馀茅不多,其如凌雨震风何。
破谁一部悭贪相,还我数间安乐窝。
败屋犹馀茅不多,其如凌雨震风何。
破谁一部悭贪相,还我数间安乐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代董华卿以葺庐无力告于亲旧间(其一)》。诗中,诗人以败屋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贫困潦倒的生活画面。"败屋犹馀茅不多",寥寥几字就写出房屋残破,仅存的茅草也所剩无几,暗示了居住条件的艰苦。接着,诗人感慨道:"其如凌雨震风何",意思是面对风雨交加的日子,这样的破屋又能抵挡多久,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不公的愤慨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破谁一部悭贪相,还我数间安乐窝"。他指责那些贪婪之人,质问他们为何不能分出一部分财物来帮助自己修缮房屋,好让家人有个遮风挡雨的安身之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及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揭示了诗人身处逆境的坚韧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
千官晓缀紫宸班,拜向彤墀贺重午。
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
天恩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觞。
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
官河戍卒十万艘,总向天厨挽飞粟。
君门大嚼心岂安,谁能持此回凋残。
小臣自愧悠悠者,救时无术真素餐。
马蹄踏遍秋风叶,客怀还赏长安雪。
焚香小院对此图,此人此景俱清绝。
恍然不识是何方,冻云压峰峰欲折。
草亭孤坐非君谁,閒从水泡观生灭。
秋林老笔逼夏圭,千载风神一挥掣。
得来价直奚可论,万镒黄金千綵缬。
羡君平生有高趣,下视尘寰真不屑。
明朝持此归江南,小舸乘风去如瞥。
也知象意君自得,我为题诗皆赘说。
欲分半幅遮眼前,剪刀安得并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