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蟢子飞,昨夜灯花结。
万一藁砧归,正值清秋节。
徐揩满镜尘,邀下中天月。
笑问锦屏人,何似天山雪。
今朝蟢子飞,昨夜灯花结。
万一藁砧归,正值清秋节。
徐揩满镜尘,邀下中天月。
笑问锦屏人,何似天山雪。
这首《生查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首句“今朝蟢子飞”以蟢子(蜘蛛)的飞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暗示女子在等待丈夫归来。接着,“昨夜灯花结”则通过灯花的结成,隐喻了女子在夜晚的孤独与期盼,灯花的美丽与短暂,仿佛是她心中希望的寄托。
“万一藁砧归,正值清秋节”,表达了女子对于丈夫归来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清秋时节的期待,清秋节在古代常被视为团圆的佳期,充满了对相聚的憧憬。然而,这种希望是否能实现,却充满了不确定性,体现了等待中的忐忑与期待。
“徐揩满镜尘,邀下中天月”,通过女子擦拭镜子的动作,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幻想。邀请明月降临,不仅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也是对丈夫归来的渴望,希望月光能带来丈夫的消息或直接将他带回家。
最后,“笑问锦屏人,何似天山雪”,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询问身边的女子(可能是指其他等待丈夫归来的女性),为何不如同天山之雪般纯洁无瑕,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也暗含了对其他人的羡慕与嫉妒。这句话巧妙地揭示了等待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自我解嘲。
整体而言,这首《生查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等待爱人归来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反思,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