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散冲融,生意溢群动。
膏泽溜涓涓,物华来总总。
孤芳擅魁元,众卉遂宾从。
丹碧互鲜妍,低昂相错综。
茵铺五茸稠,旆接千林耸。
为媒想雉骄,求友悦莺哢。
丝茧富桑畴,饼饵馨麦陇。
耕犁雨既肥,荷锸云成滃。
花间车可乘,果下马宜鞚。
骎寻光景流,潇洒日月送。
悦情书一编,舒忧琴四弄。
九仞功徒劳,三径步莫纵。
空羡兰亭游,惟存草池梦。
郊原初骀荡,风尘息澒洞。
良辰怅易逾,雅志浩难控。
春吟料满囊,春酿香浮瓮。
春水玉交流,春山翠如涌。
乐事勿复论,幽寻犹可共。
王谢何人斯,吾将继芳踵。
一气散冲融,生意溢群动。
膏泽溜涓涓,物华来总总。
孤芳擅魁元,众卉遂宾从。
丹碧互鲜妍,低昂相错综。
茵铺五茸稠,旆接千林耸。
为媒想雉骄,求友悦莺哢。
丝茧富桑畴,饼饵馨麦陇。
耕犁雨既肥,荷锸云成滃。
花间车可乘,果下马宜鞚。
骎寻光景流,潇洒日月送。
悦情书一编,舒忧琴四弄。
九仞功徒劳,三径步莫纵。
空羡兰亭游,惟存草池梦。
郊原初骀荡,风尘息澒洞。
良辰怅易逾,雅志浩难控。
春吟料满囊,春酿香浮瓮。
春水玉交流,春山翠如涌。
乐事勿复论,幽寻犹可共。
王谢何人斯,吾将继芳踵。
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万物复苏和生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深情赞美。开篇“一气散冲融,生意溢群动”即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基调,表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万物复苏的情景。
在这一画面中,“膏泽溜涓涓,物华来总总”描绘了春雨后的湿润和花草树木蓬勃生长的情状。接着“孤芳自酌元,众卉遂宾从”则表现了一种孤傲与群芳共赏的意境,其中“孤芳”常指兰花,这里或许暗喻着作者自身的高洁品格。
诗中还不乏对色彩和形态的细致刻画,如“丹碧互鲜妍,低昂相错综”表达了各类花卉竞相斗艳,色彩斑斓交织的美丽景象。至于“茵铺五茸稠,旆接千林耸”,则是对春日草木繁盛、树木参天的生动写照。
在人际关系的描绘上,“为媒想雉骄,求友悦莺哢”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和渴望,而“丝茧富桑畴,饼饵馨麦陇”则展示了一种农耕生活中的丰收与喜悦。
最后,“春吟料满囊,春酿香浮瓮。春水玉交流,春山翠如涌。”这一系列的“春”字开头的句子,通过对春天声音、味道、景色和气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春日无限的喜悦与向往。全诗在最后以“乐事勿复论,幽寻犹可共。王谢何人斯,吾将继芳踵”收束,表明了作者对于古代文人雅集的追慕,以及自己想要继续这种文化传统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友谊与文化传承深厚的情感。
夜帆起奔牛,乌竿鸣五两。
百年几寒暑,两岁五来往。
竟不到惠山,闲日真难享。
闻道山中泉,煮茗蒙珍赏。
当年京浙递,不洗牛李党。
故人在邑中,乃汉三径蒋。
欲击月下门,正想鼻雷响。
兹山君常到,此约吾又爽。
且复卜后来,归程一阳长。
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
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
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顾无人下渴鸦。
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
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
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
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