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庐岳僧》
《赠庐岳僧》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何日别东林,浮杯梦泽深。

云山随去住,水月即禅心。

钵润龙将见,衣残珠未沉。

行踪遍五岳,留偈待知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东林道别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何日别东林,浮杯梦泽深”以问句形式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同时暗示了僧人将前往更遥远的地方,如同在梦境般的湖泊中漂浮着酒杯,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意味。

接着,“云山随去住,水月即禅心”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云山象征着无常与变化,而水月则寓意着禅宗中空灵与清净的境界,暗示僧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保持着平静与清明。

“钵润龙将见,衣残珠未沉”则通过具体的物品——钵与衣物,以及想象中的龙,来表达僧人生活的简朴与超然。润湿的钵似乎预示着僧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而未沉的珠则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不灭的智慧之光。

最后,“行踪遍五岳,留偈待知音”表达了僧人游历四方,追求真理与智慧的旅程,并期待与理解其心灵世界的人相遇。这既是对僧人精神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能够共鸣的知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智慧的境界,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充满了浓厚的禅宗哲学色彩。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秋晚村居杂述七章·其二

夜半喘饿牛,撼落西壁泥。

携灯饲刍稿,邻婺偶停机。

邻婺年六十,短鬓霜凄凄。

持门无健儿,织布自为衣。

种秫自为饭,艰苦防寒饥。

每言生有常,沦汩谁预期?

风劲能杀寒,大野飘烟稀。

万㝢浩莽中,惭我蛛悬丝。

(0)

恭奉皇太后幸避暑山庄晓秋启驾·其三

芃芃禾黍遍原田,转歉希丰实赖天。

两月景光异尔许,向来曾未敢期然。

(0)

雷雨

雷雨半刻霔复止,为时更促于前此。

气机虽动霈艰致,益觉徬徨弗宁晷。

解烦惟静静安能,民真伤讵如伤视。

空言无补实政筹,八十万粟截留矣。

犹虑囹圄干天和,申命司寇其清理。

屯膏吹毛或召灾,释兹当如何返已。

(0)

诣黑龙潭祈雨述事·其一

忆昔雍正年,北郊频命代。

尔时常苦旱,虔求随礼拜。

无能慰宸衷,致诚遑敢懈。

日日趋醮坛,好景谁知爱。

每当大祭临,进宫预斋戒。

问此拈香不,谨奏两不废。

是即诲祈年,一思感五内。

(0)

题范子岷牧牛图卷后跋者用禅语而不精故亦以禅语题之·其一

或曳耕犁或散閒,陶家寓意不言间。

若论本分相应句,便见终须悟八还。

(0)

西直门外三首·其二

树外纸鸢飏野坰,枳篱诘曲隐旗亭。

春台乐处随民便,指日芳郊有踏青。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