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之官瘴海濆,罗浮胜境昔曾闻。
飞来岛屿丹青合,画里楼台紫翠分。
曲涧花深常带雨,龙川水暖欲生云。
别离已是春风后,那得梅花折赠君。
陶令之官瘴海濆,罗浮胜境昔曾闻。
飞来岛屿丹青合,画里楼台紫翠分。
曲涧花深常带雨,龙川水暖欲生云。
别离已是春风后,那得梅花折赠君。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联“陶令之官瘴海濆,罗浮胜境昔曾闻”以陶渊明的典故引入,暗喻友人即将前往的罗浮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仙境,既表达了对友人新职的祝福,也流露出对罗浮山美景的向往之情。
颔联“飞来岛屿丹青合,画里楼台紫翠分”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罗浮山的岛屿比作精心绘制的画卷,楼台在紫色和翠绿色中错落有致,生动地展现了罗浮山的自然之美与神秘氛围。
颈联“曲涧花深常带雨,龙川水暖欲生云”进一步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观,曲曲折折的溪涧中,繁花似锦,常伴细雨,而温暖的河流则似乎能孕育出云雾,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充满生机的意境。
尾联“别离已是春风后,那得梅花折赠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虽然春风已过,梅花凋零,但诗人仍希望能在友人离开后,找到象征友谊与美好回忆的梅花,以此作为赠礼,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与友情之重的独特感悟。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疏篱下,丛丛菊。
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春事能几许,密叶著青梅。
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
不惜春衣典尽,只怕春光归去,片片点苍苔。
能得几时好,追赏莫徘徊。雨飘红,风换翠,苦相催。
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
坐则高谈风月,醉则恣眠芳草,醒后亦佳哉。
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