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犹赖丹青无处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犹赖丹青无处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池的《行色》。从这短短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然。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冷于陂水"指的是水面的清凉,可能是早晨或傍晚时分,阳光柔和,但仍带着一丝凉意;而"淡于秋"则是对秋天的色彩与气氛的描写,秋日的天空往往格外的明净,没有繁复的装饰。"远陌初穷见渡头"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遥远的小路上,直到遇见一处渡口,给人一种寂静与孤独感。
"犹赖丹青无处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的抒情。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丹青(指最好的颜料)也无法将自己内心的景象画出来,这种情感太过复杂深沉。而最后一句"画成应遣一生愁",表达了一种解脱,一旦这些复杂的情感被画出或许就能释放掉,结束一生的烦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心态,是宋代词风中清新脱俗的一笔。
佳哉双白鹇,笼养君轩墀。
雄者能知白,黑者能守雌。
自违林薮愿,戢羽感恩私。
不争鸡鹜食,仍惜凤凰枝。
殊族逞嘴距,欻来将我欺。
非赖有心人,安能脱羁危。
三谢主宾意,永怀云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