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濒濒酒,长江处处诗。
谁能怜子翼,吾亦爱廷仪。
宦辙几千里,乡心十二时。
行边频数九,花鸟及京畿。
岁暮濒濒酒,长江处处诗。
谁能怜子翼,吾亦爱廷仪。
宦辙几千里,乡心十二时。
行边频数九,花鸟及京畿。
这首明代林光所作的《岁暮》诗,以岁末时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岁暮濒濒酒”,开篇即点出岁末之时,诗人借酒消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接着,“长江处处诗”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长江水波荡漾,仿佛处处蕴含着诗人的思绪与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
“谁能怜子翼,吾亦爱廷仪。”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子翼和廷仪分别出自《庄子》和《史记》,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友情、亲情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切关怀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宦辙几千里,乡心十二时。”宦辙,指官场生涯的足迹;十二时,古代计时单位,此处泛指一年四季。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奔波官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行边频数九,花鸟及京畿。”“数九”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表示冬季最寒冷的日子。“花鸟及京畿”则描绘了春天来临,京城内外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冬夏两季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轮回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岁末时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友情、亲情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佳作。
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
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
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
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
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
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
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