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道仙阁,回风转蕙兰。
晴光江上月,凉意竹边坛。
扫石云常漏,留诗鹤借看。
来麰经岁熟,一饱答清安。
小艇道仙阁,回风转蕙兰。
晴光江上月,凉意竹边坛。
扫石云常漏,留诗鹤借看。
来麰经岁熟,一饱答清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溪阁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首句“小艇道仙阁”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诗人正穿越于仙境之中。接着,“回风转蕙兰”一句,通过轻柔的微风与飘香的兰花,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静谧与和谐。
“晴光江上月,凉意竹边坛”两句,将画面拉远,又拉近,从广阔的江面到竹林深处,光影交错,凉意袭人,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一抹清凉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使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清凉与宁静。
“扫石云常漏,留诗鹤借看”则更显诗人的雅趣与超然。在石上扫过的云雾,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诗人留下的诗句,被远处的鹤儿借去观赏,更是将人与自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描绘得生动有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来麰经岁熟,一饱答清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恩之情。通过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传达了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即在平凡中寻找美好,在简单中获得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长庚谢馀炎,大火躔西极。
开轩对朝雨,拭目看秋色。
云空相晦明,风缕乍斜直。
声繁自飘萧,势急勿淙激。
方塘潜浪潮,万瓦乱珠射。
巢燕倦翩翩,庭芜长纷籍。
闲花洗幽素,秀木舞凉碧。
清气醒筋骸,馀爽入几席。
迹希蒋诩径,兴高陶令宅。
绕郭听欢声,登秋饱丰泽。
良辰感孤宦,念我久行客。
穷年不自乐,心迹雨何益。
功名羞诡奇,岁月易类斥。
圣人堂有奥,大道坦可适。
胡为世俗间,区区较寻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