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窑湾多墓田,凄风馁鬼哭年年。
最愁野外人踪少,荒冢昏黄狐兔穿。
城北窑湾多墓田,凄风馁鬼哭年年。
最愁野外人踪少,荒冢昏黄狐兔穿。
这首诗描绘了城北窑湾墓地的凄凉景象,通过“凄风”、“馁鬼”、“野外人踪少”和“荒冢昏黄狐兔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阴森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墓地的荒凉与自然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思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连山忽中开,呀若敞双户。
清泉泻中间,行子并溪去。
苍崖左右壁,田垄亦棋布。
渠流涨春漪,鸣涧转芳屿。
鸡豚见茅屋,负檐隐微路。
竹坞蔼青葱,花岩被红素。
仲春雨新敛,晴日破氛雾。
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
深行不知厌,舍马时独步。
欣然耳目惬,遂我麋鹿趣。
朝随浮云来,归辔月中度。
惆怅锦囊生,遗居无复处。
孟冬寒气至,北风群木衰。
微霖堕檐瓦,老客卧先知。
二年萧寺客,巾履忽复移。
谁令简书畏,易此鹪鹩枝。
冥冥造化中,毫釐阴有司。
念此虽细事,亦非人所为。
东窗颇明爽,洒扫吾遨嬉。
浊酒为余办,勿使叹空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