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残酒醒,披衣惬幽步。
帘动袅天风,庭虚渍香露。
天心澄夜阑,积气暖空素。
斜月不到地,光淡桂花树。
何处得秋愁,寂寞啼蛩诉。
梦回残酒醒,披衣惬幽步。
帘动袅天风,庭虚渍香露。
天心澄夜阑,积气暖空素。
斜月不到地,光淡桂花树。
何处得秋愁,寂寞啼蛩诉。
这首清代诗人艾畅的《夜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画面。首句“梦回残酒醒”,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酒意尚未完全消散,暗示了夜晚的深沉和诗人内心的微醉。接着,“披衣惬幽步”写他穿上衣服,漫步在寂静的庭院,享受这份宁静。
“帘动袅天风,庭虚渍香露”通过描写轻风吹动窗帘,以及庭中沾染着露水的芬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宜人的氛围。诗人抬头望天,见“天心澄夜阑,积气暖空素”,天空清澈,夜色已深,空气中的凉意被淡淡的暖意所缓解,展现出秋夜的独特韵味。
“斜月不到地,光淡桂花树”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朦胧,月光并未照到地面,只在桂花树上洒下淡淡的光影,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最后,“何处得秋愁,寂寞啼蛩诉”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秋夜寂寥的感触,仿佛是从秋虫的鸣叫声中听出了无尽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敏感的心境。
俯首见清流,仰首见石壁。
上有苍茫痕,积此太古色。
雪霜摩其肩,波澜濯其足。
自从有天地,即解有此石。
屹尔岁月久,不逐浮世易。
至今肆顽矿,洪涛恣吞蚀。
央央石上云,云开绚晴日。
中有梵王宫,翚甍烂金碧。
墙垣缭周遭,一览慰平昔。
何人手种松,苯䔿才数尺。
期汝千斯龄,下与苍石匹。
但恐陵谷变,漂泊两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