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寒食清明节,转眼风光到菊花。
顾我奔驰消岁月,输君坐啸乐烟霞。
故乡迢递三千里,水国浮沈百万家。
时事艰难生计薄,担囊何日赴京华。
出门寒食清明节,转眼风光到菊花。
顾我奔驰消岁月,输君坐啸乐烟霞。
故乡迢递三千里,水国浮沈百万家。
时事艰难生计薄,担囊何日赴京华。
此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对时光流逝与生活艰辛的感慨。首句“出门寒食清明节,转眼风光到菊花”以寒食清明至菊花盛开的时间更迭,象征着岁月的匆匆流逝。接着“顾我奔驰消岁月,输君坐啸乐烟霞”,对比自己奔波劳碌与他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故乡迢递三千里,水国浮沈百万家”两句,通过距离与数量的夸张,表达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和对众多漂泊者的同情。最后,“时事艰难生计薄,担囊何日赴京华”则直抒胸臆,道出了在动荡时代中生活困顿的无奈与渴望改变命运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夸张的手法,深刻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感受与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
秋风袅袅,正渚芦叶乱,井梧阴小。
极目萧条,几枝衰柳垂官道,丝丝摇落同荒草。
怅张绪、风流已渺。想章台、无数栖鸦,绾暗愁多少。
一自尊前折了,但疏雨暮云,断烟斜照。
莫上妆楼,树犹如此飘零早。声声羌笛添愁抱。
漫相怨,青青今老。更谁怜、残月晓风,人去杳。
鬼斧问何日,四面凿为墙。
我来却自天上,伛偻下清凉。
老树阴森若暝,怪石嵚嵜欲堕,相对转仓皇。
坐久一僧出,云雾满禅房。瞰绝壑,临断礀,度危梁。
小亭不满八尺,亭外短松强。
况有芰荷擎盖,照著夜深明月,香气扑衣裳。
萧飒未成寐,枕畔水淙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