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中寄同舍·其一》
《道中寄同舍·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风声捲芦竹,雪意满江天。

水落石可数,沙寒鸥自眠。

回头渺城郭,留眼寄山川。

老去重来否,吟馀一惘然。

(0)
注释
风声: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捲:吹动。
芦竹:芦苇和竹子。
雪意:像雪一样覆盖的意境。
江天:江面与天空。
水落:水面下降。
石可数:石头清晰可见。
沙寒:沙滩寒冷。
鸥自眠:鸥鸟独自睡觉。
渺:模糊不清。
城郭:城市。
山川:山水。
老去:年老。
重来:再次来访。
惘然:茫然、惆怅。
翻译
风声吹过芦苇和竹林,满目皆是飘雪的天空。
水面下降,石头清晰可见,沙滩寒冷,鸥鸟独自栖息。
回首望去,城市模糊不清,我将目光寄托在山水之间。
年华老去,还能否再来此地?吟诗之余,心中充满感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的季节,途经某地时所见所感。首句"风声捲芦竹"以动态的手法展现了冬日凛冽的风景,其中“风声”二字传达出狂风呼啸的声音,而“捲芦竹”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力所及之物。接下来的"雪意满江天",通过“雪意”一词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雪的期待与感受,虽未见雪,但已有雪意盈盈。

第三、四句"水落石可数,沙寒鸥自眠"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静谧与冷清。水声微弱至极,仅能让人数得河中石块的数量,而“沙寒鸥自眠”则写出了鸟儿在严寒之下自寻温暖之地安寝的情景。

以下两句"回头渺城郭,留眼寄山川"表达了诗人对所经之地的眷恋之情。尽管身处旅途,但心中仍旧牵挂着那些已经见过、即将离去的地方。"老去重来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未来能否再次回到这片曾经停留之地的疑问。

最后,"吟馀一惘然"则是诗人在面对未知与怀旧之间所产生的一种迷茫与忧虑。"吟馀"意为低声吟咏,而“一惘然”则表达了心中的困惑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对于时间流逝、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交织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其二

老逢熙运乞前官,病遇先生得内丹。

一饱有期吾事了,千年不死后人看。

(0)

绝句

斫水水可断,续弦弦可完。

如何郑公客,不作百年看。

(0)

夜句三首·其二

老树仍孤秀,秋蟾只独明。

何须夜来雨,却听枕前声。

(0)

句·其二

君恩来万里,客路出千山。

(0)

句·其八

如僧清早厨边过,偷却黄兴料里蹄。

(0)

舟中效东坡用韵

底事京尘踏软红,又随征棹过吴松。

人家半在桑柘住,春水忽迷芦苇丛。

赤蟹白鱼今稍稍,红樱紫笋已匆匆。

船窗尽日看山色,多少好山供眼中。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