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
《冬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幕府文书日已稀,清樽岁晏喜相携。

寒山带郭穿松路,瘦马寻春踏雪泥。

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

为贪赏物来犹早,迎腊梅花吐未齐。

(0)
注释
幕府:古代日本的一种政府机构。
文书:公文、文件。
稀:少。
岁晏:年底、年终。
寒山:寒冷的山。
郭:城墙。
松路:松树林中的道路。
踏雪:踩踏雪花。
翠藓:绿色的苔藓。
苍崖:青黑色的悬崖。
古木:古老的树木。
绿萝:常绿藤蔓。
赏物:欣赏景物。
来犹早:来得还早。
迎腊梅:迎接腊梅花盛开。
吐未齐:尚未完全开放。
翻译
官署中的文书日渐稀少,年终时清酒相伴令人欣喜。
寒冬中,山路穿过松林,瘦弱的马儿踏着积雪寻找春天。
青苔覆盖的山崖上,古老的树木森然耸立,绿萝缠绕在石头上,隐藏在幽深的小溪旁。
为了早些欣赏美景,我们提前来到,腊梅尚未完全绽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冬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诗中描绘了冬日之后,诗人与友人丁元珍在东山寺游玩的场景。首句“幕府文书日已稀”暗示了诗人公务之余的闲暇时光,而“清樽岁晏喜相携”则表达了岁末时节两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寒山带郭穿松路,瘦马寻春踏雪泥”,通过描绘寒冬中山路的景象,展现了冬日景色的清冷和寻春的艰难,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春天的期待。

“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古朴风貌,苔藓覆盖的崖壁、参天的古木以及环绕的绿萝,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最后,“为贪赏物来犹早,迎腊梅花吐未齐”点明了诗人早起游寺的原因,只为一睹腊梅未完全绽放的美景,流露出诗人对早春之花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游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直舍竹下残雪二首·其二

重叠空阶委玉尘,萧疏碧筱束浮筠。

地寒自称孤高节,不共阳林竞早春。

(0)

遣思

淮上秋光凝客恨,城头暮色滞斜晖。

独醒未必能胜醉,远望山来可当归。

(0)

清明后雁

留滞江南久,今来万里归。

春风稍和暖,作意入云飞。

(0)

喜春卿自陜归

休汝曾更月旦评,几年漂泊倦尘冥。

神峰好在岩岩石,符采依然两两星。

天禄自嫌书尚白,绛帷仍喜眼犹青。

召南风什知多少,一一亲弦更许听。

(0)

中书令程文简公挽辞二首·其二

政罢机衡后,功成屏翰间。

未闻持节召,俄见挽丧还。

画戟空留第,丹旌独出关。

忠劳不须问,宸篆揭碑颜。

(0)

送范伯玉奉议赴阙

富贵于身有重轻,平生忠鲠世知名。

不须勇事归田计,况有常推报国诚。

通籍官联分帝念,庆门恩赏作亲荣。

一帆西上瞻天去,九月霜风壮客程。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